第7章 伴读(下)(第2页)
“回殿下,刚才那位将军是太尉杨赐之子,卫尉杨彪。”高望道。
“杨彪——”刘辩眉毛一挑,声音不又高了起来。“可是弘农华阴人?”
高望点头回答到:“是弘农华阴人。”
刘辩激动了起来。
弘农杨氏,此时与袁绍袁术所在的汝南袁氏一样,自杨彪曾祖杨震起,也是累世公卿,“四世三公”。
杨彪曾祖父震,官至太尉;其祖父秉,官至太尉;父亲赐,如今官拜太尉;杨彪自己,以后也会官拜太尉。而其十一世祖喜,因为追杀项羽有功而封赤泉侯;七世祖敞,为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婿,中宗孝宣皇帝时为丞相,爵位安平侯。
而在几百年后,建立隋朝的隋文帝杨坚,亦号称自己出自弘农杨氏。
和汝南袁氏相比,弘农杨氏同样是声威赫赫甚至有所超出。更为难得的是,弘农杨氏没有野心家,对汉室可谓是忠心耿耿。
而且,刘辩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做自己的伴读更是合适不过了。
那就是杨彪之子,杨修。
就是那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典故中的杨修。
在现代读三国时,刘辩为杨修被杀可惜不已,就好好关注了一把,更是翻看《后汉书》和《三国志》。
翻看史书,刘辩发现,杨修这个人可不单单是三国演义当中那个被曹操认为是小聪明的人这般简单,相反极具智慧。
杨修秉承家学,学识渊博,聪慧过人,为曹操丞相府主薄时,“军国多事,修总之内外,事皆称意”,可见不凡。
而且,对于杨修的生卒年,刘辩记得是清清楚楚。生于一七五年,卒于二一九年。仅仅比刘辩大一岁,今年九岁。
刘辩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平静,吩咐到:“高望,我们回去。”
高望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还是依言返回。
回到自己的殿中,刘辩将高望单独叫到一旁,询问到:“高望,你可有出宫的门路?”
高望被吓了一跳,一脸警惕看向刘辩:“殿下问这个干什么?”
刘辩岂会不懂高望的神色,笑道:“你莫慌张。我又不是想要出宫。孤是要吩咐你一件事情,看你能不能办成?”
“不知道殿下想要奴婢办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就是了。奴婢尽力而为。”嘴巴上虽然这么说,不过高望依旧一脸警惕。
“过来!附耳过来!”刘辩招招手。“这件事情,不能张扬。”
高望警惕地附耳过去。他打定主意,若是殿下想要出宫或者想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他坚决不会照办,哪怕是被训斥甚至是被冷落。比着自家主子的好歹,自己小命可算不上什么。
“你悄悄出宫,去打听一下,卫尉杨彪还有洛阳令的儿子都有多大,若是和孤年龄大小相近,就回来告诉孤。”
听到刘辩的吩咐,高望心中松了一口气,遂应到:“殿下放心,奴婢省得怎么做。”
“那就好,去吧。”刘辩满意地点点头。
而半天之后,高望也带来了好消息。
杨彪之子杨修,今年九岁;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和杨修同年,也是九岁。
“走,去长秋宫。”听到周瑜九岁的消息,刘辩喜出望外,深吸一口气,吩咐到。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残汉再起 (.org)”查找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