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不赶紧给你父皇道歉?”何皇后紧接着道。
刘辩向刘宏拜伏,口中道:“父皇,儿臣错了。愿父皇责罚,绝无二话!”
眼看着皇后到来,刘宏也不好发火,只是冷哼一声。
何皇后到刘宏身边,拉着他的手,温言道:“陛下。你看,史侯也知道自己错了。如今在地上跪了那么久,会生病的..”
“还不是你生的好儿子。”刘宏道。
“是,是我生的好儿子。可不也是陛下的好儿子嘛。”何皇后笑道。“再说,史侯能尊师,也是好事,这不正是说明他懂事了吗?”
“哼!起来吧。”刘宏偏了偏头,冲刘辩道。
何皇后知道刘宏心中气已经消了,冲刘辩道:“来,史侯。过来,到父皇母后这里来。”
刘辩依言,到了刘宏和何皇后身边。
这时,何皇后拉着刘辩的手,对刘宏道:“陛下,你是不知道呀。自从刘陶教授他课业以来,虽然不到一个月,但是史侯的课业进步可快了。是不是呀,史侯?”
刘辩这会儿对自己老娘那是佩服的不行,几句话就让刘宏熄了心头的火气。
怪不得历史上,刘宏虽然对于何皇后鸠杀王美人心中有怨气,甚至动了废后的念头。虽然最后迫于朝野压力没有废后,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也可以看得出何皇后的手腕。要不是抓住了天子的心,让他对自己爱多于恨,只怕也坐不安稳皇后之位,最后甚至登上了太后的宝座。
眼见着自家老娘询问自己,刘辩及其配合道:“是。先生讲的课,儿臣一听就懂。哪像启蒙的时候,那个老师说得艰涩难懂。”
“你看陛下,史侯连‘艰涩难懂’都知道了。看来,刘陶这个先生,很是尽职尽责呀。”何皇后先是对刘宏说,随后又扭头对刘辩示意。“赶紧给你父皇说说,先生都教授你了什么?”
“这一个月来,先生一直在教授儿臣《诗经》。一共教授了儿臣十五首诗,每日里一首。每五日,就会检查儿臣课业。若是错了,就重新讲解。这十五首诗,儿臣记得清清楚楚呢。这第一首是诗经开篇第一首《关雎》。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生教授的第二篇是《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先生教授的第三篇是..”
刘辩一口气背了八首诗,背的是口干舌燥,喉咙都有些冒烟了。
“好了,好了,不用背了。”刘宏打断了刘辩。“你很用心,朕知道了。”而后又柔声道。“去喝口水吧。”
“多谢父皇!”刘辩拜谢,自己去一边自己倒水喝了。
这边,何皇后对刘宏道:“陛下,你看刘陶这样好的先生,去哪里找呀?史侯这才学了半个多月,就学了这么多..”
“海内博学之人不知几番,就像蔡邕..”
何皇后当即抢道:“可是陛下能保证他们会像刘陶这般用心?史侯能接纳他们?陛下也能看得出,虽然只有半个多月,史侯对刘陶的感情,可不浅啊。史侯好不容易学好了。要是陛下现在把刘陶给杀了,万一他..”
说到最后,何皇后抽噎起来。
“你哭什么?”眼见何皇后哭起来,刘宏心中一慌。
“万一史侯要是不学好了,陛下你让我怎么办呀?就这么一个儿子..”
“好了,好了。朕也没说一定要杀他,可是他勾连张角,意图谋反..”刘宏被何皇后哭得没有办法,只得道。“他可是汉室宗亲呀。当年,渤海王刘悝..”
“陛下,渤海王谋反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现在不也清楚吗?”何皇后道。“再说了,刘陶能和刘悝相比吗?刘陶不过一宗室身份罢了,比起刘悝渤海王的身份,可是差的太多。当年刘悝可是有兵有权,如今刘陶不过一名士罢了。再说了,自世祖皇帝重兴汉室以来,我大汉汉室宗亲可有谋反之人?”
这时,刘辩刚好喝水回来,何皇后的话他听的是清清楚楚。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家老娘竖一个大拇指。
这话,也就她敢在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说出来。
“可是不杀,又不足以明正典刑..”刘宏犹豫到。
“陛下!刘陶虽然无足轻重,可是他身后站着不少士子呢。若是陛下你把他杀了,固然可以明正典刑,可是海内的那些名士啊士子啊,肯定又会骂陛下是昏君,是暴君呢。”
“他们敢..”到最后,刘宏自己都底气不足。这海内的名士士子还真就敢,当年窦武陈蕃和李膺伏诛之后,可不是海内汹涌嘛..
“所以,陛下,给刘陶一个教训就是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刘陶定然会感激陛下的。”何皇后趁机道。
“可是万一,他还..”
何皇后笑了起来:“陛下,这好办呀。把刘陶放出来之后,免了他侍御史的官位,就让他当一个皇子傅,不许参与朝政不就行了。”
“父皇,先生出来之后,儿臣一定更加用心读书..”刘辩也趁机道。
“陛下,你看看!”何皇后笑道。
刘宏想了想,点头道:“那就好吧。就依皇后之言,出来之后,刘陶只担任一个皇子傅。”
刘辩闻言,笑了起来。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残汉再起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