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点点头:“就是那次出宫,去寻先生那次。我坐在马车上,无意中听到旁边有几个路人在谈论,心里也就记下了。”
对于这个答案,刘陶心中有些疑问,不过想想了也是。
若不是道听途说,刘辩一个整日生活在皇宫里的孩童,又怎么会知道涿郡涿县有一个张飞,还有万夫不当之勇?
“殿下,以后征辟人才,万不可如此莽撞。若是那信息本就是虚假的,到时征辟一事岂不成了笑话..”刘陶规劝道。
“多谢先生教诲!”刘辩见刘陶不在此事上纠缠,心中松了一口气。
若是刘陶刨根问底,一定要问个清楚,他还真就没办法解释清楚。难不成要他说,这是他在现代的时候,看三国时知道张飞的?
刘辩倒是想把关二爷也给征辟到自己身边,还有典韦。可是,这两个人都因为杀人逃亡他乡,不知踪迹。
还有就是“虎痴”许褚。可是,他记不清楚许褚到底是哪里人士了。
所以刘辩思前想后,最后只好把知道确切地点的张飞给征辟过来。
对于张飞是否应征这件事情,一开始他还担心;但是后来想了想,他反倒不担心了。
为何?
就因为张飞是涿县豪强,而不是大汉世家。
此时的大汉,虽然朝廷政局动荡不安,但是大汉朝的统治,总体而言还是稳固的。汉室四百年的积威,还具有震慑力。
经历了孝桓皇帝和当今天子的两次党锢之祸之后,再加上“十常侍”把持朝政,在大汉的人士中间,有这么一股风气。
遇到朝廷征辟的时候,不管征辟合理也好,不合理也好,一律拒绝。而且,你拒绝征辟的次数越多,天下的士子约会吹捧你的名声,认为你是天下士子的楷模。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有“神君”之称的荀爽。
朝廷屡次征辟,他就是拒绝征辟,反而名声在海内更加响亮。最后到董卓执政时,以白身拜司空之位。
但是,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世家子弟和士人中间。
对于地方的豪强而言,朝廷的征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更何况是为皇子贴身侍卫这种光宗耀祖的征辟。
而且,张飞一个显著的性格就是,轻下属而重士人;而关羽则是轻士人而重下属。两个人的性格造就了两个人最终的不同命运。张飞被部下杀死,而关羽因为无法与出身士人的同僚相处再加上与刘封的矛盾最终败走麦城。
他们二人的性格,其实也不难理解。关羽出身平民,而张飞出身豪强。所以平民出身的关羽看不起世家豪强们的飞扬跋扈,张飞则认为属下不过是蝼蚁。
正因为出身豪强,所以张飞更加渴望得到士人的认可;而朝廷的征辟,无疑是最好的路径。所以无论如何,刘辩也想不出张飞拒绝的理由。
“先生,学生拜托先生一件事情。”
“殿下请说。”
“学生想请先生,教授我的卫士们识字读兵书。”刘辩道。
刘陶一愣:“读兵书。殿下,你这是..”
“我是想让先生看了一看,这里面有没有可造之材。”刘辩解释道。“若是其中能有一两个以后可以任校尉,我就心满意足了。”
刘陶点点头,笑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
“高望。”刘辩转身将高望找来。“你去卫尉署,告诉杨将军。就说,孤要见一见那二十名勇士。”
“喏。”
————————————
“殿下要见那两什卫队?高常侍稍等,我即刻去调集。”卫尉署中,杨彪得知高望的来意后,立即着手调动。
经何皇后的手腕,天子刘宏最终同意了给刘辩配了两什四伍二十人的卫队。这二十人平日里已久归禁军统辖,只有刘辩出去的时候才会跟随刘辩。
而征辟张飞,也是刘辩经过何皇后完成的。
不过,当杨彪到禁军大校场的时候,脸色当即黑了起来。
因为,那两什禁军军士,正在打架。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残汉再起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