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忍住笑,说到:“先生,殿下。张益德每次握笔犹如重若千斤,如今你们却说他以后会成为‘张有道’。咯咯..”
张有道,即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父奂,曾任太常,因得罪宦官被免,光和四年已逝。张芝勤学好古,淡于仕途。朝廷以有道征辟而不就,时人称之为“张有道”。善草书,创“今草”。后张怀瓘在其《书断》中称赞他的作品为神品;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并称为“书法四贤”,后世以“草圣”称之。
刘陶却一脸肃然,轻喝到:“杨修!”
“学生在!”杨修一见刘陶如此,心知自己可能犯了错误。
刘陶道:“人,不能凭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你说张飞握笔重若千斤,焉知他日不能举重若轻?若是此话传了出去,他日张飞书法大成,你何以处世?”
对于杨修的不知轻重,刘辩也有些忧虑。历史之上,他就是因此而被曹操斩杀。若是以后也如此,他只能为难,韩嫣与孝武之事,他可不想再演,遂在一旁道:“杨修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今日之事,你要谨记心中,引以为戒。韩嫣之事,孤可不想再发生啊。”
杨修闻言,心中一震,韩嫣之事,他是知道的。孝武皇帝时,韩嫣以自己为孝武皇帝宠幸之人,出入宫禁毫无顾忌,以奸闻于王太后,寻了他一过错,斩杀之。遂郑重道:“先生,学生错了。殿下,今日之告诫,修谨记心中。”
刘辩道:“你记住就行了。刚才孤的话虽重了些,却是肺腑之言。你莫要埋怨孤。”
“杨修不敢!”杨修道。
“你记住就好..”
刘陶还要继续说,高望却急匆匆走了进来,打断了三个人的话:“殿下,不好了!”
“怎么了?”刘辩皱眉道,对于高望的莽撞有些不满。他曾有过规定,自己在课堂时,不得打扰,可是这高望却违反了。
“殿下,张队长杀人了。”
高望一语惊人,本来还思索着要怎么要处罚他的刘辩吃了一惊,大脑顿时空白,片刻之后方才清醒过来:“你说什么?”
刘陶和杨修也是一脸震惊。
“张队长,杀人了。”高望咽了咽唾液,艰难地重复到。
“到底怎么回事?”刘辩一把抓住高望的袖子,急速道。“给孤说清楚。”
高望心知不是细说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经过给交代清楚了。末了,劝到:“殿下莫要心急,张队长现在无事,不过已经被南军带走,囚禁了起来。陈烁..陈烁的遗体已经抬回了营房。”
刘陶也劝到:“殿下,你莫要心急,心急可解决不了问题。”
刘辩本来是十分急切,不过经高望和刘陶这么一说,也冷静了下来:“先生不用担心我。我想问的是,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张飞,无论如何也要保下来,哪怕是先保住性命也行。”
刘陶点点头:“张飞杀人,这是众人所见,死罪也许可免,但是活罪难逃。不过,这要看宋典了。若宋典宽宥..”
“怎么可能?”刘辩冷笑了一声。“高望,宋典是什么性格?”
高望想了想,回答到:“殿下,宋典的性格,心胸狭小,睚眦必报。而且,那宋涟是宋典的侄子,甚得宋典喜爱,并欲百年后让其继承家业。”
“宋典现在知道吗?”刘陶问到。
高望道:“已经入宫了,看样子是要求见陛下了!”
刘陶闻言,叹息道:“麻烦了,张飞性命堪忧。”
“不行,必须把张飞救出来。”刘辩斩钉截铁道。“我若是连忠勇正直之士都救不出来,以后还怎么为人君主?”
“殿下,切不可莽撞?”刘陶劝到。
刘辩笑了笑:“先生放心,学生省得。不过,还要借助先生和杨修你们的力量才行啊。这可是送上来的好机会啊。”而后他咬牙道。“先生,宋典可借此机会,除之!”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三国之残汉再起 (.org)”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