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com)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org)
砰!
吴婷撒泼似的,重重关上包间门。
看起来气得够呛,但没过多久,她一边洗碗,一边发出几声傻笑。
陈长青吃过饭就离开了中餐馆,从头到尾都没有去跟吴婷提起回去的事情,也没有询问事情的根源。
但随后几天,每天都会过来消费一次。
只让吴婷传菜,不谈其他。
王大米是个铁憨憨,不明白陈长青为什么这样做,自然也感受不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婷内心的冰,正在慢慢消融。
转眼到了七月初。
陈长青厂里越来越忙,员工从最开始的不到十个,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多个,机器也新进了好几台。
车间慢慢开始显小了。
这一切都在充分表明,陈长青的辣条,已经在县里彻底站稳了脚跟。
这阵子有十几家厂商,不怕死的跟风三倍辣,企图镇压陈长青。
但他们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食品风味。
当前的辣条市场,整体来说还很小,味道也没有被开发到极致。
陈长青的辣条,一定程度上等同来源于后世,这就是技术领先。
活在当下的人,可不像后世一样讲究情怀,动不动说一句找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
那帮人盲目跟风,加上错过了最佳时机,只能头破血流,最后一个个退出了三倍辣之争,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求一席之地。
至于外地市场。
姜二嫂的名气加成,在外地等于零,只靠三倍辣的噱头在支撑。
哪怕目前的辣条市场不大,陈长青这批货流入外地,依然算是沧海一粟。
仔细算算,这阵子跟庄林海五五分成,总共到手二十多万,加上张中亮那十五万,以及原本就有的几万块,存款一度攀上五十万。
但扣除生产成本、工资、房租水电、新购的机器……等等一系列花销,手里仅剩三十来万。
这些钱看起来不少,但用钱的地方也多,用陈长青自己的话来说,没出新手村,暂时还不到大肆享受的时候。
车间里机器轰鸣,吊扇发出吱呀吱呀的噪音。
陈长青埋头算账,并规划下一步的发展动作,热得浑身是汗。
这时。
一名青年走进车间,来到陈长青桌前,“陈老板?”
“嗯?”
“我们经理约你见一面,有生意要谈,这是他的名片。”
陈长青接过名片,只见上面写着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孙桂龙。
在入这一行的时候,陈长青大致了解过了,所以知道这是一家市里的公司,主做辣味小零食,不局限于辣条这一种,但是在诸多业务中,辣条的比重是最大的。
说是谈生意,却叫下属来跑腿,没什么诚意的样子,显得倨傲。
不过陈长青不在乎这些东西,“现在吗?”
“对,车在外头,直接跟我走吧。”青年淡淡的道。
陈长青点点头,带着王大米上了对方的车。
这货壮实,虽然憨,但不说话的时候跟门神一样,有时候能镇场子。
二十分钟后。
二人被带进一间办公室。
只见一名大腹便便的络腮胡男子,双腿翘在办公桌上,手里捧着一份报纸,看起来很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