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森林秘境30(第2页)
她女儿充满关切:“我们做子女都很尊重她,她做什么我们都支持。原本我弟接她到市里住,她嫌吵闹搬到老家去住,我跟老公跟过去照顾。”
观察她的面相,九十多岁了皮肤干净,耳聪目明,命格尊贵有福德。可能人老器官退化,弥漫轻淡的尸臭味。
“你的生活费是靠养老金,还是靠子女赡养?”
“没有养老金。生活费是老伴生前留下,一半是子女们孝敬。”
“家里供奉什么佛像?”
“最初供有观音菩萨,黄大仙,供奉财神爷和药师佛,后来请了阿弥陀佛和大势至菩萨。认识布尔诚上师,他说明王很灵验,叫我请回家供奉。”
猜得出家里神佛满天,我转头问:“付经理,有没有读过善导大师的净土法门?
“我家里有大师的全套著作,印光大师说他是阿弥陀佛再世,修行净土的应该以他的专念为标准。他说,往生西方极乐分为定善门和散善门两种,念佛又分专修和杂修两种。专修就是身体专礼供奉阿弥陀佛,嘴里专念阿弥陀佛,心里专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他态度犹豫,似乎不敢坦荡点评,“外婆家里供奉的神像有些多,按照善导大师的说法,算是杂修。”
她女儿了解个中原由:“刚开始是信观音菩萨,把观世像请回家里供奉。后来我大哥生病去世,大嫂骂她说家里招鬼神了才我哥生病。我妈觉得不妥,又把观音菩萨送去寺庙。后来我妈生病去香港医治,听说黄大仙很灵验,我妈又请了黄大仙回家。当年弟弟的生意损亏严重经常失眠又生病,我妈请了财神像回来供奉。后来去皈依上德禅师,再请西方三圣。”
千舒雨的奶奶扯起嗓门叨唠,诉责说:“当初叫你不要迷信鬼神,你耳根发软东请西请,闹得鬼鬼怪怪的。别说儿媳对你有意见,连我都不敢走到你家里去。”
林阿姨摆手相劝:“现在已经请回家里,就要用心供奉,不要再胡说了。”
瞅着唐阿婆的沉默愁忧,我问:“阿婆,你平常拿什么东西供奉?”
“烧香供奉,供清水、供塑料花、供花灯、有时供水果。“
“每天都要供上干净的清水吗?”
“有时上供,有时隔几天再换。”
隔几天换清水,证明不上心:“你供什么香,每天供几次?”
“供檀香、沉水香,平常就供这两种香,早晚烧两次。”
“晚上供花灯供油灯吗?”
她反应迟缓想了想,叹息道:“以前买来的九品莲花灯,晚上能通电亮灯。前几年坏了,晚上就没有灯亮。油灯有时点,有时不点。”
“你是没有钱买新灯,担心浪费油钱电钱,还是有钱了不愿供灯?”
“有钱的,人老变懒没有上供。”
注意到她穿金戴银的华贵,我问:“你手上佩戴的戒指手镯,是纯金的吗?”
她伸出皱巴枯萎的双手,眨起浑浊的眼珠看了看:“纯金打造的。戒指是老伴当年赠送的订婚戒,金手镯是阿朗送的长寿福,银耳环是香荷送的。”
“你有没有拿金银首饰去供佛?”
唐阿婆顿时怔住,沉默得垂下皱巴的眼皮,陷入思索犯迷糊。
别人没敢吱声,眼神勾勾瞅着她。
“你给我送来两盒高级人参,价格昂贵有六千多块钱。你是专门给我送礼,还是平常能吃到人参?”
“平常随便吃,子孙和女婿都送上来。”
“有没有拿人参去供佛?”
“师父说最好供清水供鲜花供灯,对佛恭敬尽到礼数就够了。”
“每次吃饭喝茶前,有没有先拿去供佛?”
她眼神黩暗,没能尽到礼数惭愧之极:“有时去上柱香再去散步,有时吃早餐了再去佛堂上香。”
千舒雨的奶奶心眼狭隘,不赞成的辩护:“供金供银供人参有什么用,佛菩萨又不是真的吃掉。摆到佛堂去供品,最后还是自己的。师父说了,念佛就是修心的,心里恭敬就不要讲究仪式。”
“每天一杯免费清水都舍不得供奉,能叫做心存恭敬?可以骗别人骗自己,不能去骗佛菩萨。”我当场质疑,问,“舒雨给我送来两箱葡萄酒,是不是等会儿又叫舒雨拿回去?”
“这是人情来往,礼品送出去自然不能拿回去。”
我朝她审视的问:“你在家里供佛吗?”
“听说请佛菩萨的神像回家供奉容易招鬼,严重的会闹得家破人亡,一般人不能随便供养。”
“阿婆,你是迷信鬼神,不是正信。”
她紧绷起富态红润的胖脸,口气讪讪的斜视:“听说念佛不生病不遭横祸,我才去烧香拜佛。美国呀欧洲我都去旅游,极乐世界我就没有去过。没有亲眼见过,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有时相信有时不相信。”
对于不是正信正念的,没必要去争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