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广陵散》曲终,白衣男子才放下了抚琴的手,抬起了头。√
男人生的极为好看,剑眉星目,那双眼中含着秋水深情,浓的仿佛化不开,纤长的眼睫半合依旧无法掩去他眼中带的无限情意。他的皮肤有些苍白唇色红润,眉间一点朱砂痣,更添仙气,仿佛是误入桃花林的仙人。
郑明珠不知道为什么移不开从他身上的目光,只能呆呆地看着他。
梅望之看着她淡淡一笑,眉目如画含笑如玉,双手拿着琴向她走近了几步。
“在下梅望之,敢问姑娘闺名,若姑娘觉得在下失礼,也可不答。只是望之一见姑娘,便觉得似曾相识,也是有缘。”梅望之似乎没看到她梳的妇人髻一般。
五里的桃林在梅望之的一笑下,似乎一下子失了光彩。郑明珠一下子涨红了脸,柔声道:“小女子姓郑,名明珠。”
一阵轻笑声传入她的耳朵,如羽毛般骚挠着她的心头。
“果然人如其名,似玉如珠。”
郑明珠面染红霞,有些手足无措的模样,“公子谬赞了。”
郑明珠微微抬头看他,才发现梅望之一直专注的看着她,仿佛那满眼深情是对着她一人的,郑明珠的心一下子跳的飞快,仿佛身在蒸笼里一般。
“既是有缘,姑娘可愿意听在下再弹一曲?”
郑明珠呆呆地点头,梅望之拉着她的手,走到一棵树下坐下,他顺手折了一支桃花斜斜地插在了她的云鬓之中。
“有美如斯,充耳琇莹,会弁如星。”梅望之静静地看着她。
郑明珠低下头,避过他的眼神,“明明是有匪君子。”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顿时又羞红了脸。
梅望之没再取笑,梅望之盘腿而坐将古琴置在了膝上。
一阵悠扬的琴声想起,不再是那曲《广陵散》,更加悠远深长,郑明珠愣了愣,她从未听过这首曲子。曲子低婉如泣又转铿锵,那铮铮声从柔至刚,仿佛奏出的是声声哀鸣。
一曲终了,郑明珠侧过头,好奇的问道:“这是何曲,不曾听过。”
梅望之抬首,与她对望,“是我自己谱的曲子,本还无名,今日一见姑娘,在下倒是想好了名。”
“什么名?”郑明珠疑惑道。
梅望之淡笑,目光锁在她的身上,观察着她的神色,“就唤作《明玉沉珠》。”
郑明珠怔怔地看着他,目光迷离。梅望之的眼中那化不开的深情让她沉醉,他的眼中只倒映了她一个人,梅望之的眼一下子就撞进了她柔软的心里。
梅望之看着她,慢慢低下了身子,一缕墨发轻抚过她的脸颊,郑明珠仿佛陷入了他无边的深情中,缓缓闭上了眼。梅望之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无声的轻笑。
“王妃!王妃!”不远处响起了春喜的声音。
郑明珠浑身一震,蓦然睁开了眼,见快触到自己的红唇,郑明珠慌如脱兔一把推开了他的身子,涨红着脸起身跑开。
梅望之睁开眼,眼中已经没了那化不开的深情,反而是满眼的厌恶,拿出干净的帕子狠狠地搓着那只牵过郑明珠的手。
从他身后的桃树后走出了一名男人,梅望之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