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嫂瞧瞧,这就是你那两个侄儿,从前咱们离开王府的时候,这两个小子大的那个刚刚有了孩子,小的那个刚成亲,如今啊。。。”
二老太太微微拖长了声音感慨道:
“如今他们可都是儿女双全了。”
旁边的二老太爷慢慢捋着下巴上的胡子,看着站在正中央的两个儿子,也是满意的不得了。
他是不如大哥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没有那份天降的身份,但有一样是绝对比他强,那就是能生,会生。
大哥年过半百才得一子,他却一下子就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争气,没几年就都儿女双全了。
再看赵元灏,二十好几的人了,后院除了几房上不得台面的姬妾,正经的媳妇儿还没一个呢,跟别说儿子了。
老太妃这一辈子过得很顺遂,老王爷是个好男人,娶了她待她相敬如宾,王府后院虽然也有几个姨娘,但老王爷都不怎么放在心上。尤其儿子继承王爵之后,几乎没什么烦心事,要说烦心事就一样,她儿子的婚事,还有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二房这一家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也不知道听哪儿说的元灏出了事,他们一家子就这样争先恐后过来给她添堵来了。
老太妃眯起眼睛心思微微打了个转儿,这事必定不是什么凑巧的事情,她得让人好好查一查。
哼,还想拿儿子孙子过来刺她的眼,这二房这些年看来也算长进了。
眼看着老太妃的脸色渐渐不好,二老太太心里的愉悦渐渐蔓延上来,声音也跟着变的雀跃起来:
“这生儿子除了防老,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继承祖宗基业。我们二房这一支这个任务算是完成的差不多了。”
老太妃没接话,慢慢端起面前的茶碗啜了一口。
二老太太似是并没有瞧见老太妃的脸色,介绍完了儿子又开始介绍媳妇儿和孙子。
“这个是老大媳妇儿张氏,这是老二媳妇儿乔氏。那,这两个小的是老大家的繁哥儿和茂哥儿,那个是老二家的闺女彤姐儿。哎哟,对了,还有这两个小的。。。”
二老太太一转身对着奶娘怀里抱着的两个小娃娃笑道:
“这两个一个是老大家的盛哥儿,一个是老二家的昌哥儿。两人一前一后就差十来天。”
徐嬷嬷眼看着二老太太越说越来劲,忍不住担忧的看向一旁坐着的老祖宗。
“嗯,几年不见,你们二房还真是人丁兴旺,这儿子不少,孙子也不少。”
老太妃要笑不笑的看着二老太太说道。
这话甭管是酸是咸总归说的倒是实话,二老太太微微昂起头,声音无比爽利的答道:
“那是当然,谁家会嫌儿子多的,老话说的好,多子多福就是这么个理儿。我都跟我这两个媳妇儿说好了,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们务必要将这句话给我记牢了,往后为赵家开枝散叶,一人最起码也得给咱们生个四五个儿子出来,老祖宗们可说过,子孙兴旺,才是兴家之道,咱们赵家家大业大的总得有人支撑才是。”
“嗯,也是这么个理儿,要论家大业大二房的家业可不算小,他婶子想起多生些孩子也是对的,不然那么大的家产一个两个孩子可继承不过来。至于王府有灏儿一个就行了,老王爷说过,宁要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这爵位传承必是要嫡支还要最有本事的那个才能继承,剩下的那都不算什么,灏儿还年轻,等过两年成了亲,这儿子女儿的说有也就有了。”
二老太太一愣,半晌回过味来,老太妃这是变着法的说她两个儿子没本事呢,想到赵元灏那小子声名远播的煞神之名,二老太太立时有些不自在起来。
旁边的二老太爷的关注点和二老太太却不一样。
老太妃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府有赵元灏一个就够了,赵元灏不是死了吗?这死人怎么还能支应门庭,还能传宗接代?
“大嫂,你这话。。。灏儿他,没死?”
二老太爷惊疑的看向老太妃问道。
老太妃轻轻舒了口气,用手里的帕子轻轻拭了拭嘴角。
“谁跟你们说灏儿死了的?”
吉远城城主府。
苏赫急匆匆的穿过二门,一路往阿爹的书房奔了过去,刚到门口,里面一声清脆的瓷器落地的声音伴随着苏昌吉的怒喝传了过来。
“废物,一群废物,老子早就知道漠北那头草原狼就是个蠢货,蠢货。”
旁边坐着的段先生眼看着苏昌吉暴怒,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当初结盟之时他就劝过城主,赵家立根漠北这么多年,树大根深哪是那么轻易就能撼动的,那赵元灏虽然年轻,谋略胆识却非常人可比。
可惜啊,他们这位刚愎自用的城主根本就听不进去,尤其亲眼见识了那个铁木尔一统漠北的本事之后,竟然半点犹豫都没有了。
苏赫在门口站了一瞬才慢慢撩起帘子走了进去。
苏昌吉发了一通脾气心情稍稍好了一些,瞧见儿子进来,连忙抬眼问过去:
“打听清楚了?那赵元灏果真还活着?”
苏赫眼角微微一缩,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