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这儒家思想与之如出一辙,小子就是道上三天三夜,也未必可以诠尽。”黎阳说着,又补充道:“非小子危言耸听,仙国的绝大部分的王公贵族已是腐朽不堪,不堪大用;凡俗世界却不一样,他们对权力极度渴望,却如大旱之盼甘霖,更能凭此聚拢凡俗世界的人心,何乐不为?”
“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云闵若有所思,显得无奈:“真要做到这般,没有明确的渠道,终是纸上谈兵,起不到实际效果。”
“这倒不难。”黎阳一笑,说道:“仙国大可以取一家之言作为标准,实行公平取试,如此可恩泽万民之举,小子称之为恩科;当然如今之势也不能将举荐之道尽失,否则势必动乱,二者却可兼得,合而为一。一方面让真正有远见,有学识的王公贵族子弟起到带头作用,掌握大权,另外一个方面还要再配以恩科,把权力具体分化。”
流云仙国现在的权力被王公贵族所垄断,如中国古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举荐为官的方式,这就势必削弱皇权,让诸侯门下聚拢大量的门客,这些人容易导致权力过度膨胀。
“恩科和举荐并行,确是不错。”云闵点了点头:“不过如此太过繁琐,不如各取一字,称之为科举,岂不更好。”
黎阳心头一震,附言道:“王爷高见。”
他这么一抬,云闵心中优越感油然而生。
“黎阳,你的方法固然不错,但如果太过执着改变文风,岂不把武道给荒废了。”云闵忧虑道。
“确如王爷所言,文武之道,缺一不可,须得并驾齐驱。”黎阳道:“王爷,如果增武举之道,是否可以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云闵一听,拍案叫绝,没想到还可以如此行事,道:“仙国之内,武风盛行,这武举一开,定然可以招揽大批人才,而不用投靠他人门下。”
这样一来,不仅是文风,还是武道,都有了应对之策,也正如黎阳所言,都必然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延续仙国大业。
“呵,本王倒是小瞧你了。”云闵看着黎阳,越看越顺眼,道:“这般治国之道,朝中尚无一人可以与你相提并论,却是不知你的兵法策略,又达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
黎阳心中真想把眼前之人给拍死,不就是一场考核吗?还特么要面面俱到,成为全才不成。
不过还真别说,他来之前为了应对云闵的关于兵法策略的提问,特地默了一份三十六计,对其稍加修改,就成了一家之言了。
“小子之前为了应对王爷问题,倒是写了一些关于兵法策略的浅薄见解。”黎阳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到云闵手中。
“哦?”云闵一怔,原本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人家还真有这准备,有了前面治国之道,他对其也是十分期待,一到手中,立即拆阅。
三十六从胜战计和劣战计两个方面来阐述兵法策略,在筹算中得出策略,又在策略上依托周密的计算,相反相成,阴阳互通。
“第一卷,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云闵看得眉开眼笑,心花怒放,单单第一计就排出了无边的气势,让人一看便知其中意思。
他也不求深解,迅速的扫过下面的文字,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仿佛又回到战场的感觉,沙场点兵,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一醉方休,笑谈天地的痛快;又像初次会战便棋逢对手,酣畅淋漓的巅峰对决!
此计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这就是云闵徜徉在文字间最直接的感受,等到回过神来,却发现犹意未尽。
“这真是你写出来的?”他有些怀疑黎阳,如此年纪就有这般韬略,简直是骇人听闻。
“不是。”黎阳摇摇头,说道:“小子这般年纪怎会有深刻的见解,此乃先祖黎武帝从外面带回来的东西,小子也是偶然发现。先前有小王爷的告知,晓得王爷可能询问此间之道,便在家中誊写出来,以便观阅。”
“原来如此。”云闵笑了笑,虽说如此,但不可否认黎阳的优秀,随后放了册子,走了起来。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黎阳的身前。
“黎阳,陈留王把这枚飞翎令交到了你的手中,其中意义不用多说,虽然你我初次接触,但本王恨不得晚生,与你把酒饮欢,引为知己。”云闵无比激动,这番考核自然而然是令他满意至极。
“多谢王爷首肯。”黎阳点了点头,道:“小子自然是希望看到流云仙国重返巅峰,一统天下。也愿意尽绵薄之力,让荣耀再现。”
“好。”云闵笑了笑,道:“从即日起,你便是宗人府府主,可享郡王待遇,也应担起这份职责。”
说着,他又拿出一个小箱子,放在黎阳眼前,随后踱步而行,也不多说。
刹那间,黎阳陷入一片空灵,此时此刻,他已经置身流云仙国权力核心,身系宗人府府主之位,回想数月之前,却还在为如何摆脱质子身份而努力,一切如梦如幻,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