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他们都很忙。”
“哦,”她轻轻点头,“那我帮你准备吧!明明让你试试我的黑暗料理,哈哈!”
没有拒绝的理由,她蹦蹦跳跳地离开,而我也该去图书馆了。
径直来到五楼,用取书牌拿到《复活》,推开书架,那个叫张静的女孩果然在其内。
“你今天也逃课?”张静微笑道,脸上十分平静。
“你不也一样吗?”我道。
我闪身进来,她蜷起腿,还是昨天那个姿势。
我们依旧看着各自的书,彼此之间一言不发。
气氛还是一如既往的尴尬。
不过这一次,却是她先出口打破沉默:“我看了一些《复活》。”
“什么时候?”我甚感奇怪,昨天她没有把这本书借回去吧,她家里还存有这本书吗?
“今天早上,其实我逃了一天的课。”
“那你可比我厉害多了。”
她突然从背后抽出一本《复活》,展示在我面前。
望着左手拿《梵高传》,右手拿《复活》的她,我忍不住笑道:“同时取两本书好像违反规定呢。”
“怕什么,”她满脸欢笑,“只要拿两张取书牌,同时取两本书不就可以了吗?”
一张学生证只能拿一张取书牌啊!不过就算拿两张也没有人会发现就是了,这里的管理这么松散,人又这么多,拿多少张都没关系。
算了,不想理会这些事了,这不是重点,我只想问:“你觉得这本书如何?”
“我看不明白,这个‘复活’究竟是何意思呢?”
“一个人糟蹋了一名女性,导致这名女性沦为xx,许多年后良心发现,决定和这名女性结婚。这样一个故事,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虽然不太明白,但里面的话真的很精彩,比如这段。”她指向其中一段对我说。
我看到了,是这段:
所有这些可怕的变化之所以会发生,都是因为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实在太难了: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就得自己决定一切问题,就不利于总是追求简单满足的动物性的我,而是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和它相抵触。相信别人,就根本无须决定任何东西;一切事情都已经决定好了,而且总是有利于动物性的我而同精神的我相抵触。这还不是全部。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总是将自己暴露于周遭人群的谴责之下;而相信别人,他就会获得他们的肯定。因此,当聂赫留朵夫思索和谈论一些有关生命的严肃问题时——上帝、真理、财富、贫穷——他身边所有的人就会觉得这不合时宜,甚至荒谬可笑,而他的母亲和姑妈们就会不好意地取笑他,戏称他是“我们亲爱的哲学家”。而当他读小说,讲庸俗的奇闻轶事,到法国剧院去看歌舞杂耍并绘声绘色地复述其中的笑话时,所有人却都称赞他,鼓励他。当他视省吃俭用为美德,穿旧大衣,不喝酒时,所有人都认为他脾气古怪,觉得他是在故意哗众取宠;而当他在打猎上挥金如土,或者在装修书房时穷奢极欲时,所有人却都赞美他的品质,并送给他贵重的礼品来鼓励他的爱好。当他还童贞无瑕,并且想保持到结婚时,他的朋友都担心他是不是有病,而她的母亲在得知他从他的一个朋友手里夺了一个法国女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后,不仅不难过,反而感到高兴。(而对儿子和卡秋莎的那段插曲,公爵夫人一想到他有可能同她结婚,就感到后怕)与此相似,当聂赫留朵夫成年以后,由于认为土地私有是错误的,把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一块面积不大的地产分赠给农民时,他的这一行为却使他的母亲和整个家族都大为吃惊,并且成为所有亲戚嘲弄他的一个理由。别人不断地告诉他,那些农民在获得土地之后不仅没有变富,反而更穷了,因为他们开了三家小酒店,什么农活也不干。而当聂赫留朵夫进了近卫军,跟他的那些门第高贵的同僚们一起花天酒地,赌博输掉许多钱,弄得叶莲娜·伊凡诺夫娜不得不动用存款时,她却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认为这很正常,甚至觉得年轻时在上流社会尽情享乐是件好事情,恰如她儿子所做的那样。所有他还有自己的信仰时所认为好的东西,现在却被他生活在其中的圈子里的人认为是坏的,而他认为是坏的东西,却被那些人认为是好的,起初聂赫留朵夫为此还斗争过,但是这斗争却十分艰难。最终聂赫留朵夫还是屈服了,他不再相信他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刚开始这种放弃自我信仰的行为是令人很不愉快的,但这种感觉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这时,他染上了吸烟喝酒的习惯,很快他就摆脱了那种不愉快的感觉,甚至觉得轻松自在了。
是我觉得印象深刻的这段,我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多么清晰明确的话语,被称为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这段话仿佛拥有魔力,让我不断深陷其中。
“信仰究竟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让人献出生命?”
“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不能看书,不能画画,不能吃美味的东西,不能看风景,不能观察人,什么都不能做,也什么都失去。这就是死亡吗?”
“死亡那么可怕,为什么还有人甘愿失去生命呢?”
“你知道梵高吗?他最后自杀了。他在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说过:‘从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平的,但今天不再有人去反对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同样,今天有很多人认为人生是平面的,人从一出生一直走到死亡就是生命的全部。可是,人生也可能是圆的,它不仅仅只有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半圆。直到有一天,未来的某个世代会打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人生还有另外的半圆不属于这个物质世界。这种对生命的探索,正是艺术家的责任。’梵高最后对这个世界绝望而选择自杀,但他一直通过绘画向世人展示真理和信仰,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找到自己的答案吧!”
“生的另一面就是死,那么死亡究竟是什么?”
“人不能活着经历死亡。”
“说的也是。活着就已经弄不清,死亡就更是搞不明白了。”
谈话就在这里结束了,两人又一次沉默了下来。
临近五点,张静突然开口:“明天好像放假了呢。”
“是啊!”我点点头,“好不容易上了五天学,也该放两天假了。”
“放假期间你在干嘛呢?”
“学习、睡觉、在家休息。”
“那还真是无聊呢。”
“嗯。”我也忍不住道。
我们一直闲聊至五点,班会即将开始才作罢。
各自告别后我回到了教室。
经过班会我才想起,下周一还要在全校学生面前发言,休息日又多了一个写发言稿的工作。
这一次,叶幽兰并没有让我陪她回去。
我就这般一个人回到家中。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