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学府第二届新生刚刚入学,这次招收了近五百名学生,其中女学生有五十多人,两个班。
“同学,你主修什么课,选修什么课?”
“同学”一词已经成了读书人之间的一种流行,时尚,这种时尚就是从大秦学府开始并流传开的。
“我主修墨家的建筑学,将来为大秦修建最大的皇宫,最坚固的城墙!对了,我可不是墨家弟子哦,我喜欢墨家的技术,对他们的治国里面兴趣不大。”
“哈哈,同学一看就是直性子,爽快人。我主修的是医学,听闻朝廷可能需要大量的医者,我觉得是个机会,而且大秦学府医家在,肯定能学到有用的医术。”
“医者,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同学高尚!”
“哪里哪里,同学过誉了,当不得。”
类似的对话,在新生中时常出现。
一处亭子中有几个新生在看报。
大秦学府有两种报纸,一个是咸阳报,一个是大秦学府自己筹办的大秦学府周报。
“没想到学府内也有咸阳报,而且还不用花钱。”
“同学提醒你一下,虽然不花钱,但不能随意损坏,看后放回原来的地方,更不能私自带走占为己有。”
“多谢同学提醒,我知道了,定会好好珍惜。”
大秦学府学习气氛很不错的。
“明日有几场辩论,很不错的样子,要不要去看看。”
大秦学府周刊会提前公布一些将要进行的辩论。
在大秦学府,辩论盛行,热闹又涨见识,深受师生的欢迎,每天都有辩论在辩论馆进行,因此出现了排队情况,也就能提前一周公布了。
“论最新的盐铁之策!”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咸阳官学开学,能走多远?”
“论对南蛮,百越之策!”
……
一看,有许多吸引人的论题。
如今,大秦学府师生和教职工,所有人加起来已经超过一千人,现有的教学用地已经满。
“你们听说了吗?我们学府要扩建了,学生越来越多,已经不够用了。”
“我也听说了,最近那边空地的人也越来越多,像是在勘察情况。”
“你们这些都是什么落后消息,告诉你们,学府的确要扩建了,而且新学区建筑风格会有许多不同,比如所有的窗户会采用玻璃窗,还会建造一些算学,自然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室……”
“玻璃?是江大人家卖的那种玻璃吗?好贵的,我家都没舍得用玻璃窗,只是买了一些玻璃镜子,杯子之类的。”
“没错,就是那种玻璃!江大人是朝廷大臣,肯定会贡献给朝廷用的!”
“真期待新学区会是什么样子的。”
大秦学府二年级的学生关注点和一年级的新生不同。
大秦学府的确要扩建新学区了,而且会尝试不一样的风格。
目前,已经组织相关人在规划,准备需要的建筑材料。
建筑方面的建设,墨家依然是主力军,人家技术好啊,又擅长这方面的钻研,没办法其他诸子百家玩不转的。
秋收后。
大秦学府新学区建设开始了。
许多马车,马匹运送材料来到这里,建筑工人开始打地基,轰轰烈烈的。
因为有隔离墙,隔离区,学生们看不到太多情况。
“好多人啊!新学区,倒地要建多大啊?”
“我们过不去,看不清楚情况啊,急人!”
“新学区肯定比现在的学区大,说不定能容纳数千人!将来读书人越来越多,招收的学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