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永昌元年,皇帝刘备(李承乾)。
今日是恩科考试的第一天。
与贞观年间的科举不同,这一次科举很特别,也十分热闹。
“来了,是公主的车驾!”
考场外围着许多百姓,来看热闹的,他们被卫队拦在街道两旁。
抬头望去,街道另一边来了一队的华贵马车,最前面的是三公主南平公主(妲己)的车驾,然后是长乐公主(上官婉儿),南阳公主(赢诗曼),还有其他几位公主。
公主车驾后方跟着的是一些世家门阀,贵族家的女子车驾,比如说朱元璋家的武则天,还有房家的,杜家的,长孙家的,程家的等等。
公主和这些家族的女子,一共来了二十多个,个个都是从小读书的,有学问。
她们来参加科举的意义比是否能中举更加重大,代表统治阶层对女子参加科举入仕为官的支持。
“皇后娘娘驾到!”
作为这场科举考官之一,长孙皇后特意出来迎接这些参加科举的女子,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朝廷是铁了心要提高女子的地位。
这些公主和家族女子来参加可靠,没有单独设置考场,而是与其他考生打乱了分在个个位置。
“公主居然坐在我旁边!”
一个书生心怦怦直跳,这事可以拿出去吹嘘一辈子了。
考场巡查官中有几个宫里的女官,为女考生提供一些方便,比如女子要上厕所,或者身体不舒服等等需要女官跟随,换成男官肯定不方便。
尽管女子参加科举的事情连续几个月闹得沸沸腾腾,但事情还是进行到了结束。
这次科举的主要科目还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不过进士科加重了策论的比重,只要你诗赋出彩或者策论出彩都可以通过进士科。
当然诗赋和策论同时出彩的,那可定是难得的人才。
彼此科举,采取了糊名制,考官批改试卷时不会看到考生的名字,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有关系进行舞弊,提升了科举的公平性。
等批改完试卷,成绩,名次都出来后,揭开名字时,考官们都傻眼了。
因为有六个女考生中举了,而且前三名都是女考生。
长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则天,南阳公主(赢诗曼),她们三人获得了头三名,诗赋,策论都十分好。
“这可怎么办?放榜后谁会相信?肯定说是舞弊!”
几个考官愁眉苦脸。
说把她们名次刷下来吧,她们三人其中两人是公主,哪个敢啊!
若是就这么放榜出去,肯定会惹来许多非议,说是舞弊。
嬴政(长孙无忌)看了看旁边眯着眼睛的房玄龄,然后对几个考官说道:“她们是凭着才能中举,我们不能因为她们是女子就不承认,因为害怕非议就放榜,凡是都要事实就是,不能颠倒黑白,我认为,就这样放榜,谁要是不满,可以找她们比试比试,一较高低!”
房玄龄睁开眼睛,开口道:“事实如此,而且陛下和太后都已经核准了,那就放榜吧!”
于是,这个惊人的榜单就放了出去!
一时间,激起千层浪!
“舞弊,肯定是舞弊!”
“绝对是舞弊,公主身份尊贵,怎可能会不中举!”
“哈哈,真是可笑,前三名都是女子!而且还有两个公主,可笑至极,这科举以后不参加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