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惊喜(第2页)
尼玛,当这个治粟内史不好干啊。
这年头若是风调雨顺还好,若是遇到稍微不好的天气。
那特么可是难过的一批。
若是粮食的收成能翻个两到三倍,那特么的简直是天大的功绩!
公孙腾激动的搓搓手。
尼玛,这比他攻陷han国还要来的兴奋。
嬴政内心的震动不比公孙腾来的少,他身为一国之君,当然明白赵易所说的两三倍,将会是何等的惊人!
放眼到全国,一年的收成将会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始皇帝控制住自己的心情,目光慈爱的看向赵易。
“好孩子,做得好!”
他隐藏在宽大袖口里的双手狠狠攥住。
始皇帝内心咆哮,朕的小十九定然是上天赐予朕的礼物!
就在他为难自己创建的偌大的帝国没有继承人的时候,赵易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而失踪多年的小十九,却是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虽然出身农家,但是却天资惊人,如今已经文武双全。
而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脱俗的智慧,更是让他为之骄傲。
嬴政目光灼灼的盯着赵易。
恨不得现在就将自己儿子的身份公之于众!
饶是以他的心志,也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得到始皇帝的夸奖,赵易露出一丝腼腆和羞涩,像是得到父亲称赞的孩子。
“民以食为天,若是百姓吃不饱,那才是大问题。”
“臣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
“民以食为天........”嬴政颔首,“说得好。”
赵易继续道:“百姓所求,无非是吃饱穿暖,只要满足他们的这点要求,便是世道太平,国家强盛...........”
嬴政目光灼灼的盯着赵易,他将赵易带进宫里不就是为了培养赵易对江山,对百姓的敏锐程度么,如今赵易的优秀似乎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我大秦究其根本,还是靠农业为基,臣以为只要将农业搞好,大秦就会更加的稳定........”赵易缓缓道。
嬴政眸中闪过一丝异色,他这会听出来了,赵易这是话里有话啊。
他沉声道:“子正,有何主意?”
旁边的公孙腾竖起耳朵,他心里有些震动,不仅仅是赵易的镇定自若,处之泰然,更是因为始皇帝的态度..........
赵易恭敬道:“陛下,农业便是人和田,臣刚刚提出的堆肥,沤肥,可以增加田地的肥沃程度,现在臣又想起一物,也可以提高农事的效率.........”
他趁机在始皇帝面前发表这些看法,正是为了让大秦转型。
大秦攻灭六国的核心,便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
如今六国已灭,而大秦大量冗余的军队士伍,将会是沉重的压力,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更是没有了之前的作用。
统一六国固然艰难,但是治理天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光靠打仗没法维持一个强大的帝国!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还有一物?”公孙腾比嬴政还要激动,他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激动,目光灼灼的看着赵易。
“快,讲给吾听听,到底是什么东西?”
嬴政倒是平静的多,他欣慰的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子正,你所言是何物?”
赵易沉声道:“陛下,臣所言之物乃是一农具,此物名为曲辕犁!”
“曲辕犁?!”嬴政和公孙腾一愣,有些懵逼的看着赵易。
饶是对农耕有些了解的公孙腾搜肠刮肚也没想出来这是个什么玩意。
他摸了摸脑袋,“小子,你说的曲辕犁是个什么东西?”
赵易眨了眨眼睛,“陛下上吏稍待,我将此物绘制出来,你们就明白了..........”
说完,他找来一块绸缎,提笔便在上面绘制起来。
毕竟竹简什么玩意的,根本不好发挥。
片刻后。
赵易停笔,将手中的绸缎递给两人。
“此物便是曲辕犁........”
“这曲辕犁不仅轻巧且十分灵活,在田地中也适合转弯调头,便于农人操作,效率颇高,还能节省人力.........”
“百亩田,若是人手一个曲辕犁,或者以耕牛耕之,足以将效率翻个四五倍不止!”
此时的农具还颇为原始,连直辕犁都只是雏形。
更多的是耒耜,犁、锄之类的农具。
用于田地之中,效率可想一般。
而若是曲辕犁出来,便是升了个好几个台阶,效率提高四五倍也只是赵易的保守估计。
嘶!
公孙腾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铜铃般的眼睛瞪得溜圆,黝黑的脸上露出震惊之色。
“当真?!!小子,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若真是如赵易所说的那么夸张,那对大秦而言不啻于是神器。
以往的田地都是地广人稀,基本上要全家上阵,才能将地全部耕完,若是有了曲辕犁,一个月的工程量缩短为六七日,简直是如有神助!
一想到这等场景,公孙腾便不由得震撼的头皮发麻。
就连嬴政都有些呼吸粗重起来。
他抑制住自己震撼的情绪,定定的看着赵易。
“子正,你是怎么想到的?”
赵易不动声色道:“臣以前在田地里干活,爷爷年纪大了,耕地颇为费力,那时候,臣便想着若是能够制出一种农具,又省时省力,还能用的简单些便好了.........”
“后来,便看到了长犁,便想着以此为基础去改进,又综合了其他耕具的优点,最后便弄出了曲辕犁.........”
他早已经想好了解释的话,此时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来,看不出有半点胡言乱语的样子。
公孙腾连连赞赏,“果然是孝顺的孩子,你爷爷有你这样的孙子,也该颐养天年了.........”
赵易苦笑道:“爷爷已经去世........”
公孙腾:“.........”
他打了个哈哈,连忙道:“孝顺父亲母亲也是一样的。”
赵易瞥了他一眼,“下吏乃孤儿.........”
公孙腾:“........”
尼玛,这话是聊死了呗?
嬴政听到赵易说自己是孤儿,忍不住轻咳一声。
“子正从小跟他的父母走失,由他的爷爷收养长大。”
公孙腾悻悻的摸了摸鼻子。
他不过是客套一下,没想到句句扎心了。
实在是太失礼了。
不过他也是豁达的人,当下拱手:“子正,是吾失言了.......”
赵易摇头,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认真。
“上吏说的对,百善孝为先,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若是等吾找到自己的父母,定然要去好好孝顺,等到后悔便来不及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嬴政心里一震,眼眶有些润湿,心里颇为温暖。
这话他当然听过,但是从自己的儿子嘴里说出来,却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明明是被连累掳走,流落民间,受尽了苦楚,最后还对父母仍然抱有感激之心。
这就是朕的易儿啊!
嬴政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赵易的话让公孙腾这等五大三粗的汉子也是颇为感触。
他叹了口气,“好小子,年纪不大,却是熟读经典,更是能将道理记在心中,你那父母若是知道自己的儿子有这般的出息和懂事,想必心中也是骄傲的吧!”
旁边的嬴政不由自主的挺起了胸膛,心里颇为高兴。
他早已经过了闻之则喜的年纪,但是公孙腾夸了他的小十九,却是让他心里颇为喜悦与自傲。
赵易腼腆的笑了笑,“上吏过奖了。”
公孙腾摆摆手,“这可不是夸奖,你才多大,便有如此细腻的洞察力,还能弄出堆肥,曲辕犁这等物件,吾家那臭小子若是有你半点的资质,吾便是心安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