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清水镇地处边陲, 贫穷又落后,仿佛与世隔绝。有一天来了逃荒的一家三口,老太太、儿媳妇和小孙子。三人不知如何得知此处,千里迢迢而来, 一来就在镇子上的一家破庙里住了下去。早在拆毁之前,那座庙的香火极盛, 老太太手脚勤快, 总算在断壁残垣中拾掇出一方可以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 日常靠给人帮工勉强度日,老太太心善, 看见镇子上有两个流浪儿, 就把两个孩子收留下来跟他们一起过活儿,后来镇子上的人生活慢慢好起来, 手里有了几个闲钱,逢年过节也会到庙里烧点香, 供奉两个香油钱, 老太太靠着这点收入,又养了一个有残疾的弃儿。久而久之名声在外,这座庙就成了远近人家遗弃小孩的首选地。
后来上面来人, 在庙门口挂了一张牌匾,庙摇身一变,成了一家福利院,慢慢就有人捐点款,福利院里的孤儿们渐渐地不再挨饿受冻, 身体健全的还能读点书。
有一天夜里,福利院里来了一个男人,男人面相凶残,背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孩子发着高烧,男人放下孩子和一包钱就走了,老太太和儿媳妇几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连夜就把孩子送到镇上的诊所里去,孩子烧了两天,赤脚大夫用尽了毕生医术,总算是把个病孩子救了回来。
又过了半年多,男人又来了,仍然是夜里,看了孩子一眼,仍然是什么都没有说,放下钱就走了。
老太太跟儿媳妇都怕看见那个男人的眼神,瑟缩在一旁,一声也不敢吭,不过他们知道那个男人只是要那孩子好好的,他们就不是多害怕了,孩子不是好好的吗?
又过了一段时间,上面突然出钱在镇子外面修了一家真正的福利院,老太太和儿媳妇就带着一群孩子搬了过去,房子仍旧不甚宽敞,但好歹整洁明亮,不像那庙里,隔三差五总有人来烧香,呛得老人孩子总是咳嗽个不停。刚搬过来没几天,那个男人又来了,他第一次对老太太开口说话,老太太噤若寒蝉地听完,弄明白了男人的意思,默默在心里念了声佛。
福利院后面有一条小溪,天气渐渐热起来,孩子们中午都喜欢去溪水里玩,捉小鱼扒螃蟹,这天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晾衣服,两个大一些的孩子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有人溺水了,老太太跟儿媳妇吓了一跳,跑到河边发现溺水的正是那个男人的孩子,喝了很多水,薄薄的肚皮鼓胀起来,身子都凉了,救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