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你只要徐达,常遇春,汤和,这二十多人?”
郭子兴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一脸认真的朱元璋。
脑海中不断的思索着朱元璋提出这个方案的原因。
“还有二十多匹马和重甲,义父不然咱这二十来人就算是三头六臂,也干不了啥大事情。”
朱元璋打蛇随棍上,自己都放弃了两千人了。
要二十匹马,和对应的重甲,不过分吧?
“你要的这些,虽然有点多,但是我郭部凑一凑,还是能够凑得出来的,老夫还是比较好奇,你为什么不要两千人。”
郭子兴也没有怀疑什么。
他既然把未来押在了朱元璋身上。
那他自然百分百的信任朱元璋。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朱元璋这边,听了郭子兴的问题,则是一拍大腿。
一副终于问到点了的神态。
“义父,这其一,就是这两千人带着,目标太大,并不适合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旦被其他四位大帅发现我们少了两千个人,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这其二嘛.,.......义父,且容咱在这里大不敬的说一句,咱信不过天叙哥啊。”
朱元璋眼神凝重,一脸纠结的模样。
“我知道,这逆子不成器,不过你说的也有些道理,重八啊,你去军械库领二十四套重甲,二十四把刀,再去马厩领上二十来匹马,明日,你们便出去自己闯荡去吧。”
“只是,老夫还是想说一句,若是你有朝一日,闯出了名头,莫要忘了我们这帮子弟兄。”
郭子兴目光炯炯的盯着朱元璋,仿佛要一眼之下,把他看穿一般。
“义父放心,元璋必定不会忘了义父恩典,”
朱元璋开口说道。
“哈哈哈,老夫没有看错人啊,既然如此,你便去吧。”
郭子兴挥了挥手,朱元璋便离开了郭府。
离开郭府的朱元璋回到了自己的家。
明天便要出发了,他要再与马姑娘温存片刻。
这一去就不知道多久能再见了。
倒是有些可惜。
要是能够给他老朱家留个种再走就好了。
.......
翌日
朱元璋身穿甲胄来到军营。
带着他那二十四个老乡。
也就是日后的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常遇春一干人。
一行人穿戴整齐,翻身上马,天还未亮。
便出了城去。
此时的朱元璋,骑着骏马,望着朝阳,只想大吼一声。
咱,朱元璋,来了!
一群十九二十岁的青年,鲜衣怒马,向着属于他们的天下,策马而去。
.........
大楚这边
邓儒已经拟好了诏书。
准备昭告大楚境内的文人,大楚要开六部的消息。
这对于大楚来说,绝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这代表,大楚彻底的从一支武装割据的义军头子。
变成了一个正式的,不合法的政权。
没办法,在元朝被推翻前,合法政权就只有一个。
这时候,不管是哪方义军,小到山匪头头,大到韩山童的红巾军。
都是不合法的。
在元庭眼里,他们就是小土匪头头,和大土匪头头。
虽然在他们眼里,元庭就是坨狗屎也是差不多的。
“刘二!”
邓儒将拟好的诏书吹了吹。
想要将刘二给叫过来。
但是,今天走进营帐的却不是刘二那个熟悉的面孔。
是秋缘端着他的早饭走了进来。
“嗯?秋缘姑娘怎么是你?刘二呢?”
邓儒皱了皱眉头。
这个小兔崽子胆儿有点肥了。
站岗期间擅离职守。
这不砍个头都对不起他邓某人拟了一天的诏书。
“我也不知道,门外换了一位将军站着,大王,需不需要我将那位将军喊进来。”M.XζéwéN.℃ōΜ
秋缘表示自己并不知道,她只是进来送早餐的。
然后顺便揩揩油。
啧,这还是邓儒第一次被女生天天缠着揩油。
以前在后世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行,秋缘你先将东西放下,自己先去吃点吧,顺便将外面那人喊进来,孤还有些要事。”
邓儒挥了挥手,示意秋缘离开。
今天的他,又得忙起来了。
这开科取士的意义重大,容不得他不谨慎对待。
虽然邓儒只打算做一个割据政权。
但是,既然造反了,就要造的正式一些。
就比如说,当个土皇帝,享用一个皇帝的名头之类的。
倒也是不错的。
他大楚现在能够吸引读书人的两个方面。
他是汉人政权,此时的读书人还没有被完全阉割。
至少,知道点民族兴亡的底线。
第二方面就是。
这个方面就非常好理解了。
那就是,他大楚的编制十分的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