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久安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都城久安矗立天下,我大楚于今日,开恩科,取贤士,请诸位学子进入考场,钦此~”
一个身披重甲,腰配华丽宝剑的执戟郎手捧圣旨在城门口念到。
相同的。
久安城东南西北扩建完毕的城门口,都有一个身披重甲,身材高大的执戟郎中手捧圣旨念诵着。
这些执戟郎身高至少都在一米八六以上。
有的执戟郎比邓儒还要高一头,有一米九左右。
毕竟代表着大楚的形象,身材高大威严是必须的。
他可不想拿几个没鸟的人去念圣旨,阴柔之风盛行了属实是。
大楚本来就是以武立国,自然不会用什么太监。
“要开科取士咯,这次接受了吴秀他们几个的建议,分了六个区,兵,礼,工,吏,户,法。”
“分别对应,兵部,礼部,工部,吏部,户部,刑部,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考生根据自己擅长的去选择报考,这样也能挑选出更好的人才。”
邓儒站在城楼上,看着城门口一个个递交考碟的学子。
“工部的卷子你交给我来阅吧,我觉得张大力那老登不太行,说实话,你这突然分六个区,那些读书人一辈子都在穷首皓经,怎么可能去考除了礼部吏部户部三部之外的其他部门。”
一旁的秋缘开口说道。
她主动的揽下了阅卷的重任。
“确实,不过这些就不是我该考虑的了,工部的卷子就交给缘儿你去看吧,这次不过是为以后的开科取士铺路而已,告诉这些学子,你们不止可以去读圣人经,你们可以去做木工,做机关,读兵书,研法律,识人心。”
邓儒盯着下方的学子,头也不抬的说道。
他看到了。
这些学子大部分都是报的礼部,吏部这些部门。
也是,毕竟他们学的就是这个。
“先考着吧,到时候再看看。”
邓儒说着背过身去,下了城楼。
......
上元县
这是一个金陵辖下的县城。
隶属金陵
不过现在,却不是归朱元璋管着。
它是由一伙人数在四千左右的元兵驻守。
是之前的元人撤退时留下的。
此时,蓝玉率领着一万人马来到了此处。
“蓝玉,这次攻城就交给你小子练手了。”
常遇春骑在战马上,脸上挂着笑意的说道。
对于自家的小舅子,有几斤几两,他还是知道的。
毕竟是自己老婆的弟弟。
继承了蓝氏的彪悍之风啊。
“姐夫你放心吧,这仗我一定打的漂漂亮亮的,让大帅对咱刮目相看。”
蓝玉身披华丽的天王甲,意气风发的说道。
“可不敢称大帅了,等明王的册封圣旨到了,到时候大帅就是王爷了。”
“那不是还没下来么,没下来就开始叫王上,到时候大帅不高兴了怎么办,姐夫啊,这些上位者可不能用寻常的恭维来揣测啊。”
蓝玉笑道,纵马来到上元县城下方,大声开口。
“我乃义军吴王帐下大将,尔等若识趣,便迅速开门来降,若不,城破屠城!”
说罢,便气定神闲的在城墙下悠然放马。
其实他也没有打算就这么把城门吓开。
但是,试一试又不用钱。
万一赚了呢?
就跟古代打仗一样。
我先说一句,我乃常山赵子龙。
对面的黄忠表示赵子龙不他妈我们这边的么?
嗯,大概就是这样,吓到了,皆大欢喜。
吓不到,也就不过是费点口舌而已。
在闲庭独步了一会后。
蓝玉就准备下令了。
“投石准备!”
就在此时,砰的一声,城门开了。
一个元兵打扮的将领走了出来,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大人,末将陈野,率全城官兵,归降吴王!”
“???”
蓝玉和常遇春都懵了。
这上元城不说坚固无比吧。
但至少挡一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结果呢?
这人就这么没骨气?
说降就降了?
“你这贼将,怎么如此没有骨气?”
蓝玉纵马来到陈野的面前问道。
“大人,几斤骨气,它也抵不过末将这百十来斤的命啊。”
陈野倒是十分的干脆。
我就是惜命,怎么滴、
“........来人,押下去!”
蓝玉没有纠结这些,既然这陈野降了,白拿一座城,白不拿啊。
“来人,去信给大帅,如实禀报就好。”
蓝玉又说道,虽然他很想吹一下自己如何如何英勇,但是这个比陈野不给他机会啊。
他也没有办法。
.......
金陵城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携带着家眷整齐的搬家到了金陵城。
也就马车一天的路程。
要知道当年的朱元璋从濠州城带着兵马路过黑石矶直达金陵,也就耗了一天的时间。
其中还有很多的步兵。
而这次家眷就全部都是马车了。
自然耗时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