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这是太子殿下玩的把戏,可自己又不能点破。
“殿下?”
“太子殿下?”
“太子快快接旨!”
......
喊了半天没动静,太监只能掐着公鸭嗓继续道:“皇上下了御诏,还请太子出来受宣。”
房间内,赵桓半眯着眼一副病怏怏,心里却是气的牙痒痒。
“这人怎么还不走?夫人你去帮我打发下。”
“殿下,可圣旨不接就是抗旨啊...”
“我病了,我昏迷了,我接不了。”
“快去快去!”
赵桓不耐烦的挥挥手。
太子妃哀叹一声只好出去...
那太监见到来人连忙行礼。
“见过太子妃。”
接着继续摆出宣旨的姿态。
“太子殿下,还请出来接旨。”
太子妃皱着眉头打断,“梁公公你别喊了,太子重病接不了旨,等他痊愈了你再来吧。”
太监微微摇头,无奈道:“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太子殿下如若不接旨我也没法回去交差啊。”
“还望太子妃劝劝殿下吧,莫要为难下官了。”
太子妃苦笑,她要劝的动就不会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公公你就候在这好了。”
太监扯了扯嘴角,也只能继续等着。
.......
下午,他终于等到了救星,蔡京等人来了。
“你在干什么?”
“宣个旨要这么久?”
面对蔡京的问责,太监欲哭无泪。
“蔡大人有所不知,殿下说是重病接不了旨啊...”
“重病?”
“呵...”
蔡京轻笑一声,挥了挥衣袖来到房外。
“太子殿下,如今内忧外患您要担起重任,危急关头更不能意气用事啊。”
“这既是官家的旨意也是大宋子民的期望,还请出来接旨莫要误了国策!”
“殿下?”
“殿下??”
“殿下身体有恙下官帮你请御医可好?”
......
半响,还是没有声音...
蔡京也有点不耐烦了。
“殿下,既然圣旨已下,事成定局,您是推脱不掉的,还请坦然面对出来接旨吧...”
又是呱呱讲了半天,里面还是没有动静,蔡京最后点耐心也磨没了。
“你直接宣读吧!”
太监嘿嘿一笑开始念了起来。
读完后,蔡京故意提高音量大声吼了一嗓子。
“恭喜太子殿下荣升开封牧!”
说完,一群人留下圣旨直接闪人。
房里的赵桓从床上爬起来,除了满脸的愤怒还有委屈的泪水...
两天后,战报传回朝堂再次哗然。
中山府(定州)守将出城迎敌,结果中了埋伏导致损失惨重。
最后折兵三万被金人打的龟缩城内不敢出来...
金人大军再次绕过定州,朝真定府(河北正定)杀来...
大臣们,特别是那些议和派都慌了,宋徽宗赵佶更慌,他已经秘密安排人员准备船只了...
传位的大计也不得不提前安排流程。
大殿内,赵佶写下了罪己诏也就是检讨书,他罢了花石纲(十个船为一纲,专门从江南地带运石头过来玩耍所以叫花石纲)可以想想赵老儿有多奢靡...
又撤掉应奉局(专门替皇帝搜罗“抢夺”奇花异石名木佳品的办事处)主事的奸臣们还背地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苦不堪言...
最后又数列了往日种种罪行,只为撇脱干系为南逃避祸做准备....
罪己诏这玩意赵佶都不止下过一次,他不像别皇帝真心忏悔自责,而更多是给自己下台阶,所以写起来毫无负担...
百姓对此见怪不怪,但另一封诏书却石破天惊,掀起了惊涛骇浪....
皇帝要传位给太子了!
一时间开封城内人心惶惶,议论纷纷,有的聪明人也已经准备出走开封。
朝堂上大臣们也知道事情不可逆转,个个闭嘴不言任由那群奸臣开始走程序...
由于太子关上大门躲在家里不出来,这群人只好去到太子府,赵亦也是跟在后面准备见证历史....
然而太子依旧卧床不起闭门不见,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最后众人没办法,只好请来了赵老儿。
不得不说,效果还真是管用。
赵桓谁都可以不鸟,但自己这个皇帝老爹不得不见啊...
他拖着沉重的身躯,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三步一喘的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