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菩萨云:“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真正的胜义菩提心,是靠世俗中的“愿”与“行”菩提心而证得。吉美林巴大师说:“要累积无边资粮,清净自己业力,并依赖成就的上师们,才能理解真正的胜义,依靠其他方法是愚昧的。”当我们的业力尚未清净、资粮不具足时,任何成就都达不到。在佛说《总集经》中提到:“在福慧二资粮未圆满前,无法证悟神圣胜义空性。”就像大乘的六波罗蜜,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等等法门,也是要累积无边的善根,而这些善根就是因累积广大资粮而得以增长的。因此,要真实理解胜义,当然需要足够的资粮和福报。
自己受菩提心戒时,可以观想皈依境,将传承上师、贤劫千佛和所有的菩萨、罗汉、佛经和护法,观想在自己前面的虚空中,成为我们的证人。接着,思维天下一切的众生,无始以来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众生不曾当过自己的父母亲;而每个众生当自己的父母亲时,无论以何种方式疼爱小孩,那种无私的奉献、慈悲的精神与我们现世的慈父、慈母毫无分别。他们将一切最美好的受用都给予我们,为了钟爱的儿女,甚至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现在他们正在轮回中受苦。苦的来源是无明,如同乌云将阳光遮住,无明将他们本具最纯洁的心从头至尾地完全遮掩。当心已失去最纯洁的一面时,对善恶的舍取毫无主导能力,完全被自己的妄念和杂念牵着走。
我们有长期引导自己走向成佛之路的善知识在周边陪伴着,但他们却没有这样的福报;我们有烦恼、恐惧时,可以向佛菩萨祈祷,向传承上师们祈祷,但很多众生正陷于无依无助的处境,没有这样的因缘。不是佛菩萨没有慈悲心,而是因为他们的祈祷心及虔诚心都不存在。他们犹如行走在茫茫沙漠中的盲人,备受煎熬,却又不知何去何从。如果我们是他们的亲人,怎舍得将他们抛弃在这样的苦海中沉浮,在茫茫沙漠中受炎日的燃炙而受苦呢?
目前能带领他们解脱的就只有学佛的人,因此要想:“我一个人解脱有何意义?为了所有的众生,往昔诸佛菩萨如何面对众生而发大乘菩萨心,我现在就要学他们如此发心,希望在轮回中没有任何众生遭受苦难,而为了让他们脱离忧愁、烦恼、悲伤、病痛,我要度他们。”要不断地真心如此去思维。
我们自己发了利益众生的大愿,在行为上是否能做到呢?做个以下的对照就会明了。冈波巴大师曾说过:“当慈心涌现的时候,就会自然流泪,浑身汗毛也会直竖,这就是大悲心生起的现象。……修习慈心得到成就的象征是:完全没有为自己求安乐的心意,时时只为众生着想,那就是慈心成熟的象征了。悲心成熟的象征是:那珍爱自己,以自己为本位的欲执之绳已被切断。而且非唯口说,心中确确实实生起要使一切众生脱离诸苦的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