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拥有菩提心时,无论修任何一种法,不管表面是以小乘、大乘或金刚乘的方式来修,或是只会持咒、只会观想,最后都会成就佛的果位;倘若没有菩提心,无论表面修的是大圆满、大手印等深奥的法门,或是净土等法门,都无法成就圆满菩提。甚至,最终这些修持可能会变成心魔的来源,因为心中没有佛的心、菩萨的心时,所修持的一切只是为了达到自己世俗的权力、欲望,或是某种幻想的境界而修。当一个人具备菩提心时,修行自然而然会走上正道。
所以,我们可以用是否具备菩提心来观察自己有没有误入偏差的修行道路。一生中我们努力地修行,就是让菩提心从心中生起并增长。能产生永恒不退转的菩提心,当然最好;如果目前尚有困难做不到,就尽量每一天好好地思维菩提心的真义。
要如实生起广大殊胜的菩提心,一方面须借由修菩提心,一方面要通过学习佛法的空性智慧,消除因无明而产生的一切执着,以此来训练自己的心。修习菩提心首先须从四种无量之心,也就是慈、悲、喜、舍开始观修。
通过修习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不仅是奠定菩提心的基础,同时也能很好地对治我们自己贪、嗔、痴、慢、疑的习气。当“我执”的作用慢慢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及言行举止中被淡化时,那就说明我们慈悲心和菩提心在渐渐增长。当一个人因为自我而产生的痛苦减少时,说明心量在不断扩展,同时也说明这种根深蒂固的自私,在我们付出慈悲喜舍之心后不断被转换。修行好不好的检验标准不是看我们理论知识增长了多少,加行完成了多少,而是要看我们能否把佛法用在自己的心行上,当再次处理问题、面对问题时,烦恼和痛苦减少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