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氏确实是着急了, 不仅仅是因为杜家的婚事可能出现变故, 也是因为老太太眼瞅着不行了,如果青鸾不趁机嫁过去,一旦老太太闭眼, 江家几位儿孙都是要守孝的,自己的两个女儿作为外孙女也逃不过去。
若是等上冯安之三年, 自己的青鸾都是二十岁的老姑娘了,没名没分的这样守着岂不是让人笑话?
何况如今杜家太太亲自过来, 软硬兼施的要先娶青梨过门, 甚至不惜撂下脸来暗示青鸾不受规矩,他们杜家若不是中意青梨这个孩子,断不会和这样的人家连亲, 大江氏听了真是又气又羞, 可偏偏说不出一句话来反驳,杜家是宁城的大户, 若不是多年的情谊, 凭他们吴家现在的情况,是无论如何也高攀不上的,因此大江氏就算是受了亲家的威胁和奚落,也只能将愤怒暗暗压在心中。
大江氏本以为冯安之认祖归宗之后能搏出个前程来,没想到却只得了个空宅子和几万两银子, 这样看来,他们吴家是无论如何不能失去杜家这门姻亲的。
可是长女连亲事都没定反倒先把未及笄的小女儿嫁出去,这话好说不好听啊, 让自家成为别人的谈资不说,只怕青鸾的身价更是要低上两分了。
大江氏如今也不指望吴青鸾去试探冯安之了,在她看来,这个大女儿就是个只知风花雪月不懂柴米油盐的小丫头,一贯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望她不如自己亲自出马。
大江氏知道老太太现在将青鸾恨的要死,看她上次砸人的举动就知道了。可青梨不一样,当初一块儿住的时候,老太太疼她虽没有青鸾多,可也是时常夸赞她乖巧懂事又知规矩的,后来他们家搬离江府的时候,青梨代替他们母女去磕头,老太太虽没搭理,可也没为难。
想到这,大江氏鼓足了勇气,领着小女儿去了江府,先是去寻了老太爷,说了青梨的婚事,又将自家的处境说了一通,想让老太爷看在青鸾和安之情投意合的份儿上成全他们,不想老太爷却只是赏了两幅字画给青梨添妆,对于青鸾和冯安之的婚事,却不肯接大江氏的话茬。
大江氏无奈,只能将自己的意思直白的说出来,让老太爷装不得糊涂。
“儿孙的亲事向来是你母亲做主的,为父也不好越过你母亲多加干涉。”老太爷一句话,将事儿推到了老太太身上,大江氏听后心便凉了,老太太现在见到青鸾就要打人,而她的哥哥嫂子也怪她气病了母亲,对她闭门不见,而冯安之毕竟不是老太太的亲孙子,他的亲事老太爷便是越过老太太谁也说不出什么,何况,江家的几位孙媳妇,虽然名义上都是老太太的许的亲,可实际上哪个不是老太爷和江老爷挑出的人选,老太太那里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可如今老太爷却将她支到老太太那边,想来也是对青鸾不满意的……
大江氏现在欲哭无泪,当初她怎么就听信了女儿的话,对冯安之动了心思呢?现在一比较,他除了能给青鸾一个正妻的名分之外,有哪一点比得上云之啊?五万两银子看起来是不少,可却住不起这样的深宅大院过不了锦衣群婢的日子啊……
大江氏拉着吴青梨缓缓的往正房走去,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看着沿路的花草林木和假山流水,她总觉得不如过去那样打眼,那花丛,得有四五天没修整了吧?这石子路,今儿定是没扫干净,那边还有叶子堆在树下呢……也是,她大哥大嫂搬走的时候带走了八层的下人,剩下的那几个小厮和丫头婆子哪里顾得了那么多啊,冯安之分的那点银子,也请不起太多的下人……
可偏偏青鸾却瞎了眼,看上了一个花架子,现如今她也只能认了,只是,她同意女儿嫁进江府,老太太会允许将她气的半身不遂命悬一线的青鸾在眼皮子底下转悠么?
果然,大江氏刚进上房,慧雨便迎了出来,说老太太睡下了,她拉着女儿在厅里等了整整两个时辰,直到天色渐暗,老太太才打发慧歌送出来两套头面说是给青梨添妆,至于人,就不见了。
大江氏哭丧着脸拽着女儿离开正屋,刚出门便碰见江云之,只见他一身月白长袍,腰间系着一块儿上好的和田玉佩,整个人俊朗的紧,眉头微带愁色,想是为老太太的病情烦扰,这样容貌俊朗又体贴孝顺的女婿,岂不是比那个只知阴谋诡计胡搅蛮缠脑子又不够用的冯安之强上百倍?她前些日子真是迷障了啊……
大江氏现在是有苦说不出,云之这边是靠不上了,自家女儿现如今这个样子还上哪儿去说别的体面婚事?如今也只能扒着冯安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