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不大,却很繁荣。镇上的房屋是紧挨着修建的,大多是青砖瓦房,还有两三层的木楼。沿街的房舍都伸出细长的竹竿,上面挂着各种写满字的布幡。正好遇到赶集日,四村八庙的人都聚集过来了。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很多庄稼人穿着粗布衣服,背着背篓或者提着篮子,卖些瓜菜鸡蛋山货,买些油盐针线茶布。到处都是兜售商品的小贩,有的小贩大声吆喝着售卖糖人点心,有的小贩卖着五颜六色的瓜果,有的小贩举着木架子,上面挂着各种针线饰品,还有耍猴艺人指挥着猴子戴面具翻跟头,赢得叫好声不断,另一只猴子会赶紧端着盘子向围观者讨要赏钱。 耍猴艺人被人群团团围住,大宝他们很好奇,想挤进去看看究竟。桃三爷紧紧拽着他们不放,这里人多眼杂,一个不小心,孩子被拐子拐走了,那可要了他的老命。大宝他们有些失望的继续向前走着,很快,他们就被一个糖画艺人吸引住了。 糖画艺人端坐在摊位后面,围观的人不多,以小孩子为众。大宝和二宝凑上前去,再也舍不得挪动半步,桃三爷没法子,只得由着他们围观一会儿。有个小孩子哭着嚷着要买个糖画,他爹爹被缠的没法子,掏出十文钱,让孩子转一次,挂着眼泪的小孩伸出小手使劲转了下中间的竹片。竹片旋转着,把围观孩子们的眼睛和心都带着一起转动,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喊着“龙!龙!龙!”,最后在失望的叹息声中,竹片指向一只蜻蜓。 围观的孩子们羡慕的看着手举蜻蜓腮挂眼泪的小孩离去,他们也好想能转上一次啊并且都坚信自己能转到最大的龙!大宝和二宝咽了咽口水,转一次就要十文钱,他们还是懂事的跟着桃三爷走开了。 简单吃完午饭,桃三爷一行就去了长富上次卖豌豆尖的悦来饭馆,不巧,饭馆的掌柜出去了,店里只有账房和小二,都不敢拿主意。 桃三爷想了想,点头同意,示意长富把背篓放到王账房指定的地方,然后向王账房表示了感谢。王账房笑着说道:“看你们也是实诚人,也不用客气,这大热天的,你们背着这么重的菜,又累又热的,折腾几个来回,再新鲜的菜都被晒蔫了。” 路过药材铺子,长富就进去打听了一下干蚂蝗和蝉壳的价钱,然后挑了一家出价高些的铺子,把干蚂蝗和蝉壳卖掉了。药材收价虽然不低,但是晒干后的蚂蝗不压秤,蝉壳就更不用说了,一大罐子倒出来轻飘飘的,药店的秤盘就那么轻微微的动了一下,两样药材最后卖了一百五十文。虽然不多,大宝几个还是特别激动,更加坚定了再多找蝉壳卖钱的想法。 饭店每天迎来送往的,掌柜早不记得长富和长贵了,不过看到豌豆尖他倒是想起来。当初,掌柜也是图个新鲜招揽客人,至于怎么操作,就是饭馆后厨的事了,后厨把这些新鲜的豌豆尖用开水一烫,加点盐蒜末和麻油凉拌,味道清淡爽口,饭馆卖的不错,后来开发了豌豆尖肉丸子汤,清爽不腻,也挺受欢迎。等到掌柜想再买些时,发现市面上没有卖的,只好作罢。如今,再见到卖豌豆尖的,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并且还预定了以后的豌豆尖。 桃三爷乐呵呵的看着店小二把布袋子挂在秤钩子上一秤,大声报数:“诶!豌豆尖十五斤五两!”王账房坐在柜台里听着小二报完数,噼里啪啦的在算盘上打着。大宝又掏出小算盘啪啪几下,对着桃三爷小声道:“爷,豌豆尖三百一十文。” 黄瓜二十八斤,一百六十八文,青菜头最重,四十七斤,二百三十五文。 王账房早就噼里啪啦算出来总钱数是八百六十文,掌柜的吩咐豌豆尖十五斤五两按照十六斤算,王账房取出八百七十文交给桃三爷。 王账房惊讶中,对面这个老汉明显很会算账,不然,不可能明确指出多了十文钱,他笑着说明了缘由,道:“没想到桃老哥算起账来,比我这个账房先生还厉害!” 桃三爷执意按照实际价钱收,坚持还回十文钱,掌柜也笑着不再强求。桃三爷点完钱装好,向掌柜和账房道完别致完谢,便带着儿孙们出了悦来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