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当我们谈论文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阿来文学演讲录 > 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

文学的叙写抒发与想象(上)(第2页)

    小说还要写到情感,但是注意小说的情感不是单写一段感叹,浅陋地抒情。小说本身拒绝这样的写法,但是小说或者更广泛地说我们的文学文艺都会充满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小说才会饱满而充满弹性,才会成为体态丰满的文本。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年前有个英国人叫贝尔,写过一本书叫作《有意味的形式》,他提出一个观点叫有意味的形式,当然他在这个书里面不是讨论小说的,甚至不是讨论文学的,他在这本书里讨论现代艺术呈现出来的一些方式。现代艺术甚至包括了一些实用性的家居,种种带创意性的设计都有它的形式,他说在什么状态下形式是有意味的,在什么状态下这个形式只是干巴巴的形式,只是一个外形,只有外形的东西不能称为形式,只有跟内容结合得非常好,只有充满了情感,但这种情感不是外漏的而是潜藏的这样一种东西,我们才有可能把它叫作有意味的形式。

    这样一个东西我想,不只是我自己,敏感的他们也会把这样一个东西拿过来用于思考文学本身今天遇到的问题。文学艺术当然在某些地方上表达的手段、依赖的语汇有一些不同和差异,但是就文学艺术本质来讲他们要完成的是同一件事情,所以不同的艺术理论之间是可以互相借鉴和启发的。那么文学不断在启发艺术,回过头来被文学启发的艺术体现出来的经验也会回过头来启发我们。所以艺术创新的方式、艺术向前的摸索有点像做人一样。今天我们中国的社会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很新的社会,我们的外在包装就是我们对形式做了一个浅薄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是一个很久的社会,当我们写的东西是把一个浩大的社会政治演变成宫斗戏《甄嬛传》的时候,不管它的外在形象多么新鲜,我们知道其骨子里是很旧很旧的。所以我找了一个很好的文本,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文本。

    《孕妇和牛》就要讲到我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通过《水电站》我讲了自己创造的一个词——叙写,第二个关键词也是我想改的。过去我们常听说小说有抒情性,甚至在我们的小说中出现了一些真的在抒情的文本,当这些抒情文本真的出现的时候,有点一唱三叹,我们还表示欣赏。比如外国小说,抒情文本莫过于杜拉斯的《情人》;中国的小说,比如史铁生这样冷静的作家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写过《遥远的清平湾》这样一唱三叹的小说。小说在发展的时候,我们有大量的段落在独立地像散文诗歌一样言说情感的时候,其实表达我们有了抒情性的努力,但这种抒情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成熟的,还在它的幼稚期、青春期,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阶段。当小说慢慢发展,大家也是知道的,小说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个文本都是情感的文本,情感文本的情感不是外在的。最高级的情感,最包含情感的文本是把这种抒情性的东西节制再节制,压抑再压抑,最后把它灌注在自己不断往前推进的叙写性的文字当中,所以开头我讲多丽丝·莱辛讲腔调,其实腔调已经包含了情感,大家对腔调最直观的理解是我们在听音乐之前一定有对它的曲调的把握。音乐一开始,一个民歌的简单的歌唱我们知道他是在欢欣地歌唱爱情,悲伤地哀叹远思。我们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一个音符的旋律就让我们知道这一部作品不只是对田园风光的书写,第一个乐章刚刚结束,第二个乐章暴风雨就来了。他真正要歌颂的是被暴风雨洗礼后的田原的庄严和美丽。当然还可以听到别的很多东西。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要写什么东西,我们一听就有感觉,所以要有腔调。

    所以很多年前,我想批评家可能不太关注,我们小说家在做很多建设性的工作。在挑选文本的时候我本来想挑选另外一个文本,迟子建的《清水洗尘》,就我今天讲课来讲她写得实在太长了,但文本是很好的文本。后来我想起铁凝的《孕妇和牛》,我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它最初发表的刊物的样子。我读过的好的书,我会记得当年它的封面和纸张的颜色。我开头讲,小说是可以念一念的。我想念一些段落。

    像往常一样,孕妇从集上空手而归,伙同着黑慢慢走近了那牌楼,太阳的光芒渐渐柔和下来,涂抹着孕妇有些浮肿的脸,涂抹着她那蒙着一层小汗珠的鼻尖,她的鼻子看上去很晶莹。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每当她看见在地上跑跳着的孩子,就觉出身上累。这累源于她那沉重的肚子,她觉得实在是这肚子跟她一起受了累,或者,干脆就是肚里的孩子在受累,她双手托住肚子直奔躺在路边的那块石碑,好让这肚子歇歇。孕妇在石碑上坐下,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中间的插叙不讲,它讲石碑的历史。

    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边边沿沿让屁股们磨得很光滑。碑上刻着一些文字,字很大,个个如同海碗。孕妇不识字,她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只念了三年小学。于是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海碗大的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住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挪这一挪,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没想过是否坐在了字上。那么,缘故还是出自胸膛下边的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那些放学的孩子。那些孩子是与字有关联的,孕妇莫名的不敢小视他们。小视了他们,仿佛就小视了她现时的肚子。

    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她的孩子无疑要识很多字,她的孩子无疑要问她许多问题,就像她从小老是在她的母亲跟前问这问那。若是她领着孩子赶集(孕妇对领着孩子赶集有着近乎狂热的向往),她的孩子无疑也要看见这石碑的,她的孩子也会问起这碑上的字,就像从前她问她的丈夫。她不能够对孩子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她的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这时的孕妇,心中惴惴的,仿佛肚里的孩子已经出来逼她了。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孕妇和石碑,各自按照辈分和她打着招呼。她叫住了其中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她觉得这等待持续了很久,她就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当原野重又变得寂静如初,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开始了她的劳作:她要把这些海碗样的大字抄录在纸上带回村里,请教识字的先生那字的名称,请教那些名称的含义。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孕妇的手很巧,描龙绣凤、扎花纳底子都不怵,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于她来说十分陌生的大字。越看那些字就越不像字,好比一团叫不出名称的东西。于是她把眼睛挪开,去看远处的天空和大山,去看辽阔的平原上偶尔的一棵小树,去看奔腾在空中的云彩,去看围绕着牌楼盘旋的寒鸦。它们分散着她的注意,又集中着她的精力,使她终于收回眼光,定住了神。她再次端详碑上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在白纸上落下了第一笔。

    一个孕妇为什么要写几个她不认识的字?表面上在写不相干的事情,是在写一个孕妇,写得最好的是对于她腹中胎儿的想象跟情感,这是抒情。一点痕迹不落的抒情,最高级的抒情是这样,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却道天凉好个秋。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在碑楼的那一边,她那村庄的上空已经升起了炊烟。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它的主人骑上去。

    “黑——呀!”孕妇怜悯地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她的手禁不住去抚摸黑那沉笨的肚子。想到黑的临产期也快到了,黑的孩子说不定会和她的孩子同一天出生。黑站了起来。

    孕妇和黑在平原上结伴而行,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就拿脸蹭着她的手作为回报。孕妇和黑在平原上结伴而行,互相检阅着,又好比两位检阅着平原的将军。天黑下去,牌楼固执地泛着模糊的白光,孕妇和黑已将它丢在了身后。她检阅着平原、星空,她检阅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树,树上黑帽子样的鸟窝,还有嘈杂的集市,怀孕的母牛,陌生而俊秀的大字,她未来的婴儿,那婴儿的未来……她觉得样样都不可缺少,或者,她一生需要的不过是这几样了。

    一股热乎乎的东西在孕妇的心里涌现,弥漫着她的心房。她很想把这突然的热乎乎说给什么人听,她很想对人形容一下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的这一股情绪就叫作感动。

    “黑——呀!”孕妇只在黑暗中小声儿地嘟囔着,声音有点儿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这是小说,就是小说当中我们讲的第二个——抒发。

    (在四川2015年中青年作家高级培训班上的演讲)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举报!这个人是演员 都市之最强仙婿 我家人形穿越过来了! 逆流1999 分化后死对头对我真香了 三国:开局被孙策追杀 穿越后有个皇位等着我继承 军门盛宠 四大王侯 怪诞美食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