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烨似是有些不以为然道:“前辈说笑了。”
无隐老者转移话题道:“这两天你的剑练的如何,可有找到自己的剑道?”
李千烨摇头道:“还请前辈提点。”
无隐老者拿起筷子作剑使此向李千烨,李千烨眼疾手快拿起眼前桌上的筷子挡住了无隐老者刺来的一剑,只听无隐老者道:“我手中的是什么?”
李千烨想也没想道:“是剑。”
无隐老者再次问道:“真的是剑?”
李千烨犹疑了一会道:“是剑。”
无隐老者又道:“为何是剑。”
李千烨道:“有一股剑意,虽极淡,却仍能感觉到。”
无隐老者赞道:“不错,你已得剑道三境。”
李千烨问道:“何为三境?”
无隐老者道:“曾有人言,剑道分五境,一曰物剑,持物即为剑;二曰形剑,或金石铁木,或奇材异宝,凡此种种可锻器者,皆谓之形剑;三曰意剑,剑气盈体,意动剑出,此是意剑。这三种境界不论天资超绝还是凡夫俗子,只要肯勤加苦练都可达到,但最后两种境界,非天资超凡,持大恒心,大毅力者不可达。”
李千烨不由自主的道:“后两种又是什么境界?”
无隐老者叹息一声道:“四曰神剑,积灵化神,剑在意先。要想达到此等境界必先修出本命真气,灵识化神思,才能意未动剑先行。”
李千烨听后已然知晓为何最后两层境界如此艰难,要想修出本命真气,非是先天境界不可,而今就算九阳玄门之内,达到先天之境的也不过十数人,这些人当中精研剑道的又不过三五人,可见这第四层境界是何等之难,而这还不是最高的剑境,在这之上还有第五层剑境。
无隐老者又道:“五曰天剑,亦称道剑。无可名状,无可言说,无可意会,若真的要说出所以然来,那便是开天辟地的一剑,日月沉沦,天地反复,斗转星移。”
李千烨已无法理解这第五层剑境究竟为什么,他问道:“可有人达到过此境界?”
无隐老者道:“没有,或有人曾无限接近过此境界。”
李千烨道:“是谁?”
无隐老者想了很久才道:“乱鬼炼阴阳。”
李千烨道:“是他?”
无隐老者道:“是他,也唯有他。”
李千烨心中不解,面上更是有几分不信之色,他道:“为何?难不成其余剑界三大传说皆逊色于乱鬼炼阴阳?”
无隐老者道:“你可知在乱鬼炼阴阳出世之前,天下间自古流传的只有三大剑界传说,五帝镇山河,三尊封神星以及地禅渡荒岐。这三大剑界传说的剑术非是一人之力所完成的,乃是经过无数岁月,几十代先贤呕心沥血之作,才有了后来的剑界传说。唯乱鬼炼阴阳仅凭一人之力,开辟出了无上剑道,当年还曾与其余三大传说过手,不仅未败,犹有胜之,因此也唯有他才接近第五剑境,也唯有他的剑才能开天辟地。”
久久不语。
在李千烨的心中一直有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甚至是一座他认为全天下人都无法逾越的巅峰,那便是剑界四大传说之一的五帝镇山河,幼年时他拜谒九阳玄门掌教之时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如谪仙般的身姿,超绝入神的剑术,无一不令他心驰神往,为之心醉。
而今却听闻更有人在五帝镇山河之上,这令他有些无法相信,而且那人还是当年天欲神教的执掌者之一,他自幼生长在九阳玄门这样的名门正派,自小被灌输的皆是正道大昌,群魔避退,天下英才皆出自九阳玄门这样的名门正派之中,就算当年的成苍魔主盛极一时,还不是败在了九阳玄门掌教奉天子的手下。
无隐老者看着李千烨又道:“你生平所学剑法颇杂,这不是坏事,却也并非益事。杂而不精,这才导致你境界虽高,却不能将剑术发挥到极致,你心中可有取舍。”
李千烨细细将自己所学剑法想了一遍,恩师北玄真人所传的北玄七剑,拜人九阳玄门时门中所传的的玄阳剑诀,更有九阳玄门不传之秘,他道:“晚辈所修剑道之法各有优劣,但在晚辈修习剑道的过程中并非全无用处,故晚辈恐无法做出取舍。”
无隐老者面有怒色,他道:“若想登得剑道之巅,当心无旁骛专精一门,你所学之剑道良莠不齐,这样只会耽搁了你的剑道。你精修一门玄道剑术,我再传你一部魔道剑术,再配上你的道胎种魔神功,假以时日定能达至一流剑道高手之列。别说你还妄想救出你的师弟,找到你的师妹,就凭你现在的修为能否走出天渊也是两说之事。”
李千烨叹道:“还请前辈息怒,晚辈一生所学皆是玄门所传,若让晚辈舍弃玄门所传剑道,这不是等同于让晚辈背弃玄门吗?此乃不仁不义之举,晚辈怎敢从命。”
无隐老者怒道:“好,如此也罢,你且去吧,就当老朽没有传过你功法,也没你这名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