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反驳的时候说袁绍和刘表的降卒是“蚁聚之兵,乌合之众”,这话似乎也有些问题。事实早已证明,袁绍的降卒都很剽悍谋士都很聪慧(武有张颌、高览等,文有辛毗等),刘表的部队虽然训练不足(蔡瑁对曹操说荆州水军“久不训练”,由此可见一斑)但文臣武将素质并不差劲(荆州的蔡瑁、张允、文聘等都是能征惯战之辈,蒯越、王粲、傅巽等都是多谋之徒);而且他们对曹操很是忠诚(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然而这些人却并没趁势叛曹就是明证)!
见己方的“一辩”和“二辩”都铩羽而归,步涉坐不住了。他指责诸葛亮是想效仿苏秦和张仪来当“辩士”,并无多大本事。但步涉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张仪和苏秦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引领天下局势,因此并非所谓无真才实学之徒;因此当诸葛亮抓住这点进行驳斥,步涉之言不攻自破。
接下来东吴谋士薛综反问道汉室天数已尽,曹操如今万众归心,和曹操相争是自寻死路。
这话有明显的破绽,因为这所谓fe6420ed的“天命”其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诸葛亮并没从这点去反驳,而是大骂薛综不忠不义,这就在道德层面上宣判了薛综的死刑,让薛综的观点立时陷入流产。
陆绩急了,开始以“血统论”来抬高曹操,贬低刘蜀黍。诸葛亮不动声色,先是掀了其老底,指其以前曾在袁术的宴会上“怀橘”(偷揣橘子),让其论述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接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称曹操既然祖上当过大汉丞相,以现在所作所为不仅是国贼而且更是“家贼”;刘蜀黍是当朝皇帝亲口承认的“皇叔”,拼起爹来并不弱于曹氏;而且英明神武的刘邦同志早先也不过是屌丝一枚,所以说出身并不重要!这下子陆成绩也无话可说了!
见此情景严畯也加入了论战。他说不必与诸葛亮纠缠,此人一篇学术论文都没,没得职称啊!诸葛亮立即反驳道职称和论文并不重要,你们那些破烂论文搞不好不是剽窃就是有偿发表;再说很多博士生还打破头地去给小学生打工呢!这下子严畯无言以对了。
最后程德枢站了起来,说诸葛亮无非夸夸其谈之辈,在真正的大儒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这时东吴方面的智囊团已经是方寸大乱,此次发难不仅内容雷同,而且底气严重不足。诸葛亮更是轻松,随便两下就把程德枢辩得灵魂出窍。
最后东吴方面的骆统和张温还想非难,被突然闯入的东吴老将黄盖严厉制止。各位亲们是不是觉得张温这个名字很熟悉?不错,此人在孙刘第二次联盟后作为东吴当面的特使出访西蜀,结果在舌战环节被西蜀的“名嘴”搞得张口结舌、灰头土脸。哈哈,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