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心计(第2页)
一直声色不动的韩辰光此刻开了口,眼前并无外人,无须遮遮掩掩的,有什么就说什么。
“太后,依臣所见,那柳州六部的人远比突厥王女要狡猾得多,一见那苏静初派去的人消失不见,定然是多方思虑。估摸着他们会暂时中止与那突厥人的合作,而是各自按照原计划,悄悄地潜入京城,到京城之后再秘密合谋,与那苏静初,与朝廷寻些麻烦。”
韩辰光这么一说,太后也就恍然大悟,好像按照事实的发展,理应如此,既然他们暂且不想合作,那么就等他们到京城,到京城之后,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老国公在府中端坐,先前还有几分顾虑,到底如何派人去柳州,又如何掀起风浪来,现在看来倒是不用了,一切就等那些突厥人和柳州六部的人悄悄潜入京城再说。
心中又暗暗想说,先前那位女皇帝,倒还有一些睿智劲儿,远比苏静初那狗贼要好的多。
从心而讲,对太后先前隐瞒重臣辅佐的那个女皇帝,他是不的,可是日子一久,渐渐地似乎也懂了些太后的良苦用心。
如果要让老国公来选的话,他倒宁愿李洛当皇帝,也不愿意苏静初这种奸佞小人断送了江山。
今日又给祝戎去了书信,事情的每一步进展,他都必须知晓,也好在边关那边作些对策出来。
祝戎接到书信,暗自也有些佩服李洛的灵机一动。
只是父亲让自己在边关想些对策,这对策要怎么想,先要把苏静初派来的那些人给控制住,让他们不要再回京城去乱上添乱。
可是这人数众多,控制一个两个,倒还有些办法,这忽然要控制这么一堆,只怕是弄不好就会生出事端。
祝戎这会儿倒是希望韩辰光能在身边,毕竟韩辰光的脑子似乎更灵活一些。
这话他自然不会在旁人面前承认,只是暗地里自己在心中想一想罢了。
祝戎一人想的头疼,唤来副将,询问他有何意见,那副将却也是武夫一个,哪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呢。
不过他挠挠头,倒是说了一句让祝戎茅塞顿开的话。
“这些人既然是陛下派来的,自然只肯听命于陛下,那远在千里迢迢,难不成还能下道密旨来,让他们听将军您的。”
祝戎眼珠子一转,对呀,密旨。
他却又是朗声大笑着,居然过去一把抱住副将“哎呀呀,你还真是我的福星啊。”
自家将军几时这么热情过,被这么个大老爷们一抱,副将这会儿也是被吓了一跳,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将军,您受什么刺激了。”
祝戎顾不上跟他解释,急匆匆与父亲去了书信,将自己所思所想一一道明,剩下的,就看京城那边准备怎么办了。
老国公刚接到祝戎的回信,心中却打了一个问号。
这么办,行得通吗。
万一不小心让那些人瞧出来,那可是正儿八经弄巧成拙,牵连甚广啊。
这事儿,最终还得同太后还有李洛他们商议一下。
老国公略一打点,就准备进宫。
之前进宫,到也畅行无阻,苏静初从未阻拦过什么。
他知道这老臣是有心向着太后那边的,若是横加干涉,只怕适得其反。
倒不如随他去,反正祝家军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一个垂垂老国公,又能有多大能耐。
可是这一次,却颇有些不同。
也不知这苏静初是突然回过味儿还是怎么的,今日听闻老国公进宫,却执意要将人先叫到太极殿中叙事。
老国公颇有些无奈,可毕竟人家这会儿是陛下,若是不去的话,那岂不是抗旨不尊,只怕这条老命都要搭上。
当下家丁先去宁寿宫中回禀太后,自己却急匆匆地赶往太极殿。
这个假冒的皇帝,到底能说出些什么来。
祝府家丁依言实禀,太后听了,颇感意外。
先前老国公多次进宫,只说是到宁寿宫探望自己,那苏静初都不闻不问。
而且祝府前前后后都是他的眼线,老国公与祝戎传书信,也都是明一封家书,暗一封计策,才堪堪地躲过去。
今日,那狡猾的小人难道是瞧出些什么端倪来。
若是太极殿上句句相逼,非要与老臣为难,只怕老国公一人,难以招架。
提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