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页)
“农作物多。”
“农作物是其一,还有桐油、猪鬃、药材、盐巴、煤炭。重庆是工业重镇,工厂有600多家,有机械制造厂、化工厂、火柴厂、造纸厂、印刷厂、兵工厂等等。规模大的机器工业就有15家,化学工业有12家,纱厂纺织厂有16家。原料要运进来,产品要外销。”
“你搞得还清楚。”
“做银行业了嘛,家父非要我干,干呢,就得好生干。还是那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跟你说,重庆的学校也多,有重庆大学、女子师范、省立四川教育学院……”
方坤看表。
宁孝原看表:“啊,时间快到了,我是来欢迎你们入城的。”
方坤说:“好,我们改天再谈。”肃了脸,“陈喜,通知部队集合!”
军令如山,熟睡的官兵们迅速起身,整理军装缠紧绑腿背上背包扛枪集合。
七点正,解放军入城式开始。
天色麻亮。“抗战胜利纪功碑”四围已是人山人海。高碑、商铺、住房的电灯汽灯齐亮,为飘洒的雨丝配上七彩。打雨伞不打雨伞的各界人士和从住屋里跑出来的市民们欢呼雀跃,有的从梦中惊醒的人穿着单薄,冷得打抖。马路两边,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掌声欢呼声雷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泽东万岁!”“人民解放军万岁!”人们发自内心呼喊,感动流泪,有的人喊得声音嘶哑。活了一辈子,从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这才是我们人民真正的军队……人们盛赞解放军。纪功碑前大街的街心,艰苦奋战长途跋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们,高举“打到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横幅和毛泽东戴八角帽的巨幅画像,精神抖擞行进。天光和灯光辉映着他们庄严谦恭的脸,辉映着一面面招展的军旗。
挺胸走在队伍中的方坤好激动,他亲身经历过的全国誓死抗战的情景、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情景浮现眼前,步伐坚实。一个卖烟的小男孩跟来,举了支香烟递给他,解放军叔叔辛苦了,抽根烟嘛,歇歇气。方坤拍他花糊的脸蛋笑,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呢,谢谢你,小朋友!大步前行。
挤站在纪功碑底座台阶上的宁孝原目送方坤,眼羡不已,自己要不是有特殊的任务,这会儿也会像他一样雄赳赳走在队伍里。赵雯也没能参加这盛大的入城式。三天前,他去报社找她,报社已经关门。去十八梯她家找她,房门紧锁,等到深夜她也没有回家。之后,他四处找寻都没有找到。她出事了?给黎江发了急电:“赵雯失踪”,黎江回电:“知道了”。他没有深问,黎江给他交代过党的秘密工作纪律。想到赵雯给他念了认祖诗,对他说,孝原,我是你的人你是我的人,无论我在哪里,无论发生了啥子事情,你都要记住啊。看来,她是接受了新的秘密任务。啊,她潜伏去台湾了?袁哲弘去台湾了,这大坏蛋跑得快,没能宰了他。今天凌晨,袁哲弘母亲急敲开宁公馆的门找他,泪流满面,把袁哲弘留下的信给他看:“母亲大人尊鉴:自古忠孝难以两全,儿子不孝,儿子是党国的人,儿子奉命飞往台湾了。儿子会时时念想母亲大人的,儿子总有一天会回来看望你老人家的,儿子会带了晚辈们来看望你老人家的。言不尽思。福安!儿子百拜。”求他带她去机场送送她儿子。他让何妈为老人泡了茶,陪她在客厅里坐,快步上楼去住屋,掏钥匙打开书桌抽屉,取出手枪。他要去机场怒杀袁哲弘,为涂姐和革命烈士们报仇。他已得到情报,上个月的27号晚上,国民党特务机关对白公馆、渣滓洞等处关押的中共党员和革命人士进行了疯狂大屠杀,三百多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他出屋门时又止住步子,回身锁好手枪。黎江给他叮嘱过,袁哲弘还有利用的价值,你回渝后切不可意气用事。就回到客厅里宽慰老人,说他现在不是军人了,没法带她去机场。他父母披衣服来到客厅,竭力宽慰袁哲弘母亲。他想,袁哲弘此时怕是已经飞往台湾了。赵雯会否跟袁哲弘一起飞去台湾?她会利用袁哲弘却是不会跟这个刽子手好的。他担心的是,倘若赵雯真跟袁哲弘去了台湾,袁哲弘会对她不轨以至于狠下毒手,心里好乱。商会通知他今天一早到较场坝集合,参加各界人士欢迎解放军入城,他天不亮就出门赶来,就遇见了方坤。他目送方坤随队伍走远,后续部队不断地走过。赵雯,你可一定要平安无事啊!有群年轻男女拥挤过来,其中有个女子像倪红。啊,倪红,你现在怎么样。他上次去找倪红,堂子那妈妈说倪红跟洋人斯特恩下湖北宜昌做生意去了。得要去宜昌找到他们。
天色大亮。
高耸的纪功碑清晰醒目。
重庆解放了。
双江合抱的山城重庆,迎来了新的纪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