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凤舞山与尧王山诸峰山势相连,山上草木葱茏,山下流水淙淙,山中有寺庙道观,是佛道两教传法圣地,方圆百里之地,风水格局无出其右。格局之大,景色之奇,水流之美,皆天下少有。</p>
为天、刘知府等五人打马来到凤舞山前,众人欲下马,为天言道:“且慢,吾等且绕山一周,远察近观,找出症结所在,再下马不迟。”刘知府道:“公子言之有理。”于是为天在前,众人随后,为天近观草木流水,远观其气,不放过一丝可疑迹象,转了一圈,觉凤首处有异样,于是言道:“此山凤首处似乎有损,吾等在此下马,上去看看。”众人下马,将马拴在山脚树下,为天率领众人往凤首处走来,到了凤首,见凤首中心草木尽去,一个石坑出现在面前,石坑里新鲜的石碴。为天曰:“就是这里了,此乃穴眼所在,今无端被毁,殃及衙门,险些要了二位公子的性命,不止于此。凤舞山、衙门、郑母村这一线之上,定然有多处收到影响,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刘知府道:“这必是百姓在此处采石做修造之事,这些人亦太大胆,惹下此等大祸,吾即可命人访查清楚,必要治他们的罪。”为天心道:“吾纳闷何等风水高人,能破此风水大局,却原来是百姓误打误撞,也真是凑巧,这种巧合怕是万里无一,莫非天意乎?”为天思念及此,对刘知府曰:“不必如此,百姓亦是无心之失,天意使然也,不必过于苛责。这个石坑不但坏了此山风水,而且与府衙、郑母村在一线上,形成白虎煞,若不及时修补,遇到流年到了正冲方位,杀伤力更是巨大。”</p>
刘知府听得冷汗直流,言道:“请公子赐教,该当如何补救?”为天曰:“此事存乎天意,不必为难百姓,只需找到采石者,把所采之石搬回来,放回原位即可。”</p>
刘知府命衙役:“速速去查,看是何人所为,立马带到这里来。若是山石仍在,务必带到这里来。”衙役奉命而去,大约一个时辰,但见两个衙役携众百姓,百姓们肩抬驴驮,把山石运了上来。到了石坑边,百姓们跪倒在地,连呼:“大人,吾等愚昧,以至闯下大祸,求大人饶命。”为天向一百姓问道:“汝等采此山之石派何用场?”一百姓答道:“吾等俱是石坊村百姓,祖祖辈辈以雕刻为业,雕些石碑、石狮等物,聊以糊口。一个月前,吾等进山寻雕刻之石,忽然发现此处有石头露头,仔细观察,竟是上等的汉白玉石材,质地光滑坚硬,吾等喜出望外,第二天就采了一些回去,因此石材少有,所以价钱在普通石材的数倍,老百姓无人消受的起,周边的富裕人家,近期亦无修造之事,所以这些石材,自采回去后,一直堆在那里,并无雕刻。”为天曰:“还好没有雕刻,若是让汝等敲碎了,恢复起来也难。”刘知府冷冷道:“汝等闯下大祸。本欲重重治罪,今有公子为尔等求情,且饶过尔等,快快把山石原样放好。”众百姓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在坑内将石头一块块摆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