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风水世缘 > 第五十六章 太祖洞遇高僧

第五十六章 太祖洞遇高僧(第1页)

    是夜酒足肉饱,众人皆醉,各自酣然睡去,为天醉卧洞中,半夜而醒,心中想道:“酒席间朱礼所言,仰天山三处风水宝地,朱公子白日演阵之地,已是观察过了,剩下两处,太祖洞、佛光崖未曾去过,此两处别言亲临,听起来就觉神秘,今夜月夜星光,夜深人静,正合出游,不如这就去吧。”为天想到此处,推醒玉儿,二人牵手离了灵泽洞,借着月色星光,奔太祖洞而来。</p>

    为天、玉儿施展轻功,时而飞跃于枝头之上,时而穿梭于乱石之间,不多久到了太祖洞口,为天、玉儿驻足,向洞内看去,但见太祖洞里微微有烛光透出,为天暗想:“此荒野之中,却有人居住。”二人放轻脚步,慢慢走进洞里,洞内烛光摇曳,洞阔数尺,深十余丈,洞内南壁有佛像数棑,足有一千多尊,洞顶有天然石缝,仰头可观日月星辰。石洞正中,有一僧人正打坐念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p>

    玉儿曰:“为天哥,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个字作何解?”为天曰:“般若虽只有两个字,解释却有许多字,当解释为通达世间法出世间法,融通无碍,恰到好处,而又不执取诸法的大智慧。波罗意为彼岸,众生从苦恼的此岸,要度过到清净的彼岸。蜜就是到,是到了果位了,果位是究竟涅槃,涅槃就是清净。多字意即上面,如一人坐船,从在此岸到登船,继而往对岸划行。渐至中流,然后到了彼岸,下船,登上彼岸,意即已经在彼岸之上了。多意乃舍去了船,即是舍去了法见,除了执心,是了无挂碍的等觉菩萨和佛。心不能说有,不能说无:不过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相对起了认识,叫作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所以是集起的。就是心同外境接触而缘起的幻影,即名幻心。心有真心妄心。真心是无心之心,不起念时,而见闻觉知仍旧微乎其微,却无分别,寂然不动的,此是真心;如一起了念,意念清晰,心不颠倒,亦不随波逐流,顿然归到无心本位,亦乃真心。至于念念流浪,渐入迷途,此名妄心。经有几重解释,一曰路,指示吾等回归真心之路;二曰法,一切方法;三曰贯,贯通前后的义理;四曰契,契合各人的机,各事的理。心经虽解释繁杂,然不必执着于字,所谓无字真经。亦非是真的无字,乃善学者达到领悟的境界,归到清净寂灭无心之心的本位,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p>

    为天不便惊动高僧念经,与玉儿流连于数棑佛像之间,待其将经诵完,拱手曰:“吾等深夜造访,多有打扰,还望海涵。”僧人缓缓转过身,双手合十道:“施主深夜至此,未知何事?”为天打量了下僧人,白眉低垂,长须飘然,眼放慈悲之光。</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灵脉武神 凌菲菲修仙记 男星的契约保镖 我的女儿是女巫 皇上万福:极宠仙妃 神武龙婿 阮小姐的前夫又来求婚了 柳无邪徐凌天 碧蓝航线:从上舰开始 震惊!我的班主任竟然是冷血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