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内幕(第2页)
潘离对走到前面的潘父道。之前潘父和曲痞子的对话他都听到了,他真没想到一次小小的自然灾害,居然有这么多内幕。
当然这些跟他没多大关系,他现在担心的是房子拆了之后,潘父怎么办?
住政府发下来的救济帐篷吗?现在还好,冬天怎么办?如果拆了之后,政府不赔怎么办?
到了中午,潘父和潘离两人已经帮柏老汉把房子拆完了。离开前柏老汉给了他们两百块钱的工钱。
很多人认为农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低,那他们的收入也一定比城市低。
其实不然,农村的工价和城市是一样。女人的工价,一般是一百一天,主要是帮忙洗衣做饭啥。
男人的工价在两百以上,一些苦力活,比如搬砖,扛石头等工价是两百一天。一些技术活,比如水电工,泥瓦工,木匠等工价在两百以上。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村的劳动力都到城里打工了,只留下少量的中年人和大部分老年人。帮工不好找,所以工价就提高到了城里的标准。
潘父在农闲时就会四处帮忙打短工,好时每月能挣四五千,差时一两千,一年也能挣三万左右。不过这些钱都是血汗钱,靠潘父卖苦力挣来的。
每年买种子,肥料人帮忙等的花销在一万左右,自己喝酒抽烟加上各种人情喜事的花销也在一万左右,潘父每年能存一万左右。
“拆!”潘离发现潘父在说这句话时,脚步明显停顿了一下。
“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如果不抓住,你以后的新房什么时候才能有着落?”
潘父看着河对面自己家,用袖子擦了一把汗,对潘离道。潘离觉得他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可是如果把厨房和火笼屋拆了,以后你们怎么做饭?”潘离看着潘父的身影担忧的道。
“跟那些塌陷的人家一样!就在屋外重新搭一个灶,将就着吃。”潘父语气轻松道。
“如果下雨呢?现在是夏天,肯定会经常下雨。”
潘离感觉心里很堵,眼泪似乎要流出,于是仰头看着天道。残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很漂亮,潘离却觉得刺眼。
“搭棚子啊!只要能挡住雨就行。从批下来到建新房,装修,最后入住应该不会超过半年,过年前人肯定都会入住新社区的。”
“过几天你妈又要回酒店洗盘子,她们酒店要过年的前几天才会放假。所以只需要我一个人坚持半年就可以了。”潘父脚步不慢的淡然道。
虽然农村里的工价跟城市一样,甚至更高,但农村的收入毕竟不稳定,都是请人打短工,要的人不多,而且时间也不长。
所以潘母就跟同村的女人到宜市市区打工了。目前她跟另一个同村女人在宜市一家西餐厅洗碗。工资每月不到两千,包吃住,收入稳定,勉强温饱。
潘母每月只有四天假,潘母只能两天一休,一个月最多只能回家两次,所以大多只有潘父一个人在家。
潘父年纪这么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还要到处帮工做苦力,如果生病了连一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那冬天呢?晚上和下雪天没有了火笼屋取暖,你怎么办?现在你身体越来越差了,冻感冒了怎么办?”
潘离鼻子一酸,感觉眼泪好像在往眼睛里涌。他马上把眼睛闭上,不让眼泪流出来。
火笼屋是潘离老家土家族和当地汉族特有的建筑。一般和厨房一样,建在偏房。主要是冬天用来烤火取暖和熏肉用的。
宜市多山多树,每家都有几片属于自己的山林,虽然有电和煤气,但大多还是习惯用柴火灶。所以冬天冷时,村民们也不用空调,直接在火笼屋烧柴取暖。亲戚邻居来了,也可以围着火炕聊天嗑瓜子,打牌喝酒。
火笼屋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冬天杀完年猪后,村民们会把腌制好的肉,挂在火笼屋的房梁上风干熏烤成腊肉。
有时也会把鱼和豆腐香肠等挂上去熏。增加香味,有的会在火里加青松针,和柏树叶来熏烤。夏天也可以用来做杂屋。
“能有多冷?我有那么虚弱?离了火我还活不了了?”
潘父应该是放下了建新房这件郁结在心中很久的大事,所以突然语气轻松的豪气道。
潘离看着在夕阳余晖下显得金光闪闪的背影。紧紧的咬着牙,把涌出的泪水压了下去。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