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转凉,月,淡如水。
萧卿是被身下的黏腻感惊醒的,又见床单被褥都染上红色。
她小脸微红,擦拭一番换上散花百褶裙。出来时,春杏已将床上收拾妥当。
下腹坠胀,用了些粥,便再也吃不下了。拿上昨日准备的银票,就要去找孟子晚。
“姑娘,公子派人传了话,若是您身子不适。今日便不用去将军府了。”
那不行的,萧卿摇头,不把这么大一笔银子交给孟子晚,她心里真不踏实。
“紫一呢?”未见紫一,她问。
春杏如实答复:“紫一同墨研昨夜便出了府,至今未归。”她消息向来灵通,萧卿并不意外。
心里有了思量,沉默些许。
衙门门口,这会儿聚集了不少人,里三圈外三圈的把那击鼓鸣冤的人围了起来。
指指点点。
击鼓的是一名汉子,身着素衣,旁边跟着梳着小抓髻的女娃。
女娃娃胆子小,牢牢的靠着汉子身侧。不离半分。
周围人指指点点。
“这汉子倒是眼熟。”人群有人细细打量。
挎着菜篮的大婶,努努嘴。
“这是那前日惨死小娘子的夫君。他们是出了名的恩爱。”
此言一出,众人沉默。
那小娘子遭害,这位汉子哭着抱着尸体哽咽无声。
听人讲,他也想随小娘子去的,只是,他还有一个懵懂的女儿。
众人眼中带了怜意。
好好的家,就这么散了。那小娘子年纪轻轻散手而去,留下女儿丈夫。
最痛的便是尚存世间的人了吧。失去爱人,哪日不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吴相公,知府已经着人去查了,你回家等消息去吧。”有人劝。
“知府如今定也忙的焦头烂额,你就别添乱了。”
吴允继续手里的动作不停,仿若未闻。
可衙门里头迟迟未有动静。
汉子没停,麻木的敲着。重重的敲着,发泄着。
小女孩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扯了扯汉子的衣摆。轻轻的唤。
“爹,爹。”她吐字尚不清楚。
“咚,咚。”回应她的是沉重的击鼓声。
小女孩小心翼翼的去瞧周围人,都是陌生面孔。
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
“爹爹,爹爹。”汉子被哭声拉回思绪,手下一顿。面露苦笑。去安慰平日里最疼的女儿。
“珍珍不哭啊。”
人群有人瞧不过眼。深深叹息。
“小姑娘哭的厉害,听大娘一句,带姑娘回家吧,啊!”
汉子没动,只是将小姑娘抱起,没有再动嘴。好似等小姑娘哭够了,他还要击鼓鸣冤。
只是这会,人群中跌跌撞撞跑来一位老发花白的妇人。
她发了疯的推开人群。
“疯婆子,挤什么挤?”看戏的人唾骂。
妇人不管不顾的上前去敲衙门大门。一个踉跄,翻了个大跟头,额头敲破,涓涓鲜血直淌。
她身后一对夫妇追了上来。见此,将她扶起。
男子不耐烦的拉着妇人,要往回走。
“娘,你闹什么?我带你去医馆。”
妇人一把甩开他。失声痛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