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韦迁归家,韦张氏也渐渐歇息得差不多了,辗转醒来。对韦迁说道:“相公,今日虽诞下的是个女儿,日后也不需用到名字,但为方便,还请相公为女儿取个好听的小名。”
韦迁思索一会儿,想到女儿家本是世间清灵之表,不可随意名之。仔细思索一番后说道:“《诗》言:‘静女其姝’,静者,善女、淑女也,姝者,端庄、美丽也,取为‘静姝’,娘子以为如何?”
韦张氏在口中默默念了几遍,说道:“静姝,静姝,很是不错,还有出处,希望静姝以后能人如其名。”
韦迁也不多说,心想有些事还是需要请王李氏帮忙才行。说道:“为夫的想,所生虽是女儿,但还是办一个满月宴为好。只是这其中诸多事务,为夫一人恐有所不能,想明日与王兄商量可否帮忙操办操办。”
韦张氏闻言也无异议,只点头称是。一夜无话,次日韦迁找王进帮忙,由于本就受了韦张氏恩情,两家又是情笃,王进自是满口应允。
那小王猛这些日子时常闹着要去看看看小妹妹,都被王进给拦下来了,对他说小妹妹现在还太小,不便见人。若是出了意外,便有不好。小王猛也没法,只是略觉委屈。
但当得知再过一月便可去见小妹妹,就不甚在意了。而且他在这一月里,暗自发奋认真背书,想把父亲教给自己的那几段文字背熟,到时好在小妹妹面前卖弄卖弄。
说话间,时间已过一月。韦家办宴,一街邻里大都来了,把这韦家弄得是热闹非常。
这一日小王猛见一月之期已到,一大早便屁颠屁颠的跑到韦迁门前敲门。这韦迁还在奇怪,谁没事这么大早前来敲门。但又听得声响不大,大致已有些猜想。等开门一看,果然是那一直嚷着要见小妹妹的猛儿。
进门之后小王猛便直奔内室,见小妹妹躺在床上。以为她还未醒,便想先出去,等她再睡一会儿!谁知他一转身就莽莽撞撞的碰到床边,开始还没什么,可是不一会儿,床上的婴孩便哭喊了起来。
原来婴儿睡眠本就很短,那静姝也早就醒来。只是方才一月大小,哪能有所行动。刚才小王猛一路喊着小妹妹的跑到床前,也许天性非常,她也感应到了,本以为他过来陪自己玩耍。
谁知转眼便要走开,想要呼声留下,却是不能言语,只得发出声来,又极似那哭喊的声音。小王猛还以为自己打扰了小妹妹睡眠,十分愧歉,便回头走到床边,想要哄哄她。
谁知他刚走到床边,那静姝哭声顿止,睁着大大的黑眼睛望着小王猛,像是以前就认识似的。小王猛见如此光景,自是十分欢喜,自以为是小妹妹喜欢和自己玩耍,故而自己过来她便不哭喊了。
他哪知婴儿乃是浑然天成,最为性灵,不亲之人不可与近,而他俩似有前缘,才得如此。
小王猛本是一时兴起,过来逗乐静姝,可是毕竟静姝才足月,只能用眨眼来回应小王猛。开始虽觉很是有趣,时间长了,却发现自己说的她都听不懂。那自己背那么多的书岂非徒劳,顿感沮丧,玩乐之意也减了许多。
恰好这时韦张氏进来,要抱孩子去见见邻里亲朋,小王猛也就跟着一起出去了。见到爹爹在旁,随即跑到王进身边;王进见小王猛在人群之中东张西望,想是被挡住了视线,便一把将他抱起,让他尽可看个清楚。
这时听到韦迁说给孩子取小名为“静姝”,王猛听后在嘴边念了两边。在王进耳边说道:“爹爹,小妹妹的小名真好听,比猛儿的好听多了。”
王进闻言,微微一笑,对王猛说道:“男孩和女孩的名寓意不一样,猛儿寓意强壮、刚猛,静姝寓意端淑、美丽,各有不同。”
小王猛转转眼珠说道:“那静姝妹妹会很美丽的吗?”王进此时也不想多言,说道:“肯定会的。”小王猛好像在想着什么,也没再问。
两年之间,小王猛在王进、韦迁的共同教导下,已可自行看一些简单的书籍文章,小王猛也时常拿着已经熟读的《仓颉篇》教小静姝识字,虽然静姝听不懂,但却有时跟着王猛发声读一两个字,让王猛甚是开心。
小王猛自此每日更是刻苦用功,想着要多背些文章,多认些字,才能继续教静姝。王进见了,自然乐得让他多读些书,便把家中的启蒙书一本一本的翻了出来,供王猛攻读。
平日里闲来无事,王进和韦迁都会到茶肆中去坐坐,顺便听听往来商客带来的各地消息。闻得几人在谈论着:“自石王破汉赵之后,这长江以北已是尽为赵土,听说就在近日,赵王便要称帝。”
见一人说道:“这晋室南渡之后,中原被胡人所占,几朝几代,尽皆是屠戮我等汉人。虽说近年来境况稍好,但后事也未可知!”
又一人说道:“前面这位仁兄所言不差,胡人性格残忍,实非良善,不过这赵王几年来轻租薄赋、与民休息、推崇儒教,似有向善之意,或许胡人转性也非不能!”
这韦迁听了刚才数言,心思大动,来到王进家中,对王进说道:“贤兄以为如今局势可否进取?”
王进道:“茶肆中言论我也暗暗思之。这赵王诸多政策虽好,但如今年岁已高,外有强臣,内无良子,一旦驾崩,局势也许会再次变化!”
韦迁道:“贤兄所言虽然有理,但如今得遇良主,如果不去试试,实在可惜。况且再待时机,我等也已垂垂老矣,哪还有什么进取之心?何况当今之世,江左不可往,江北有良主,何苦守着清苦的日子,而舍弃立功的机会呢?”
王进知道此次韦迁入仕之心已定,阻拦无用,便道:“贤弟此去也可,只是需审时度势以明进退,不可大意。而为兄暂无意于功名,还是在此教辅猛儿学业,也可为乐。”
韦迁道:“多谢贤兄提点,迁自当谨记,只是此去不便携带家小,还望贤兄帮忙照看,小弟在此谢过了。”王进闻言自是满口答应。
话说那韦迁前往襄国求官,也是机缘注定,在邺都遇见当年同窗好友周敬。而如今周敬乃是著作郎中,当初引进周敬的乃是当今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程遐。
韦迁将求官之意同周敬一一诉说之后,周敬答应到程遐那里去举荐举荐,希望能为韦迁谋个职位。果然不出一月,有一个侍御史的空缺出来,经举荐考核,韦迁也顺利上任。
新官上任,韦迁是踌躇满志,准备就此一展宏图,建立自己的功名基业。可他哪里知道功名利禄得来易,失也易,世间诸事都是急不得的,这都是后话,后面将一一叙述。♂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