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既下襄国,复念燕夺之常山、中山诸郡,于是常常帅兵前往常山、中山边境游击!准备与燕国开战!
冉闵将要出兵与燕军交战,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谏道:“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请且避之,俟其骄惰,然后益兵以击之,”
冉闵怒道:“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俊;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然后定计出兵。
司徒刘茂、特进郎闿商议道:“吾君此行,必不还矣,吾等何为坐待戮辱!”于是全都自杀以谏。
冉闵引军屯于安喜,慕容恪帅兵与之相峙。冉闵对帐下诸将道:“慕容恪素称有谋,近月吾观常山形势,利于我兵,当往常山与战,战则必胜!”
于是冉闵引兵趣常山,慕容恪以为冉闵怯战,帅兵追之,等冉闵行军至魏昌之廉台。冉闵与燕兵前后十战,燕兵皆不胜。而冉闵素有勇名,所将士兵精锐,燕人惮之。
慕容恪见燕兵数败,士气低落,亲出巡陈,对将士道:“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其士卒饥疲,甲兵虽精,其实难用,不足破也!”
冉闵见自己所将多为步卒,而燕军都是骑兵,于是想要引兵前往林中,迫使燕兵下马相战。
慕容恪参军高开猜知冉闵所想,进言道:“吾骑兵利平地,若闵得入林,不可复制。宜亟遣轻骑邀之,既合而阳走,诱致平地,然后可击也”。
慕容恪闻言后,立即派出小股部队前往袭扰冉闵,冉闵开始也不上当,只是让偏师迎战,见燕军刚战便逃,大笑道:“欲诱我至平地相战,恪其计拙也!”
慕容恪见此计不成,又苦思道:“冉闵心知其诱,入林不出,何计可破邪!”
帐下将言:“末将曾闻陆逊火烧连营七百余里,今虽初夏,亦可燃木矣!”慕容恪闻言大喜,备火箭,甘油,欲以焚冉闵。
冉闵前军哨骑探知慕容恪欲烧林,还报,冉闵不得已帅魏兵还就平地。
慕容恪见状心喜,乃分军为三部,对诸将说道:“闵性轻锐,又自以众少,必致死于我。我厚集中军之陈以待之,俟其合战,卿等从旁击之,无不克矣。”于是择军中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为方陈而前。
冉闵所乘骏马朱龙,能日行千里,其速非常。于是冉闵仗其速,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迅疾之间,斩首三百馀级,士卒见之,士气百倍,皆一往而前!
冉闵在前,望见大幢,知其为中军,领兵直冲之;此时燕另两军从旁夹击,魏军不意,仓促应战,为燕兵所斩者数千,于是魏军气夺,燕军合击,遂大破之。
燕兵围冉闵数重,冉闵仗马溃围东逃二十馀里,忽然朱龙倒地而毙,冉闵终为燕兵所执。于是燕人杀魏仆射刘群,执董闵、张温,及冉闵皆送于蓟城。
几日后,冉闵至蓟城。慕容俊因而大赦,执冉闵而责之道:“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
冉闵反击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闻言大怒,命卫士鞭冉闵三百,然后将其押送到龙城。
慕容俊既执冉闵,以为邺都未下,不可使其将据之成事。于是遣慕容评及中尉侯龛帅精骑万人攻邺。刚到邺城,城外百姓虽皆向燕军投降,但魏大将军蒋干及太子冉智仍是闭城拒守。
慕容评以邺城坚固,不可强攻,但围而困之,待其乏食,自当出降!
围城一月之后,邺中将士大饥。在无粮可食之时,城中士兵便把故时石赵宫人抓出,烹而食之,数日间,宫人被食略尽。
蒋干等无奈,便派侍中缪嵩、詹事刘猗奉表请降,且求救于谢尚。当是时,谢尚使戴施据枋头,施闻蒋干求救,乃自仓垣徙屯棘津,留住将干使者求传国玺。
刘猗于是派缪嵩回到邺城向蒋干禀报,蒋干怀疑谢尚不能前来相救,沉吟不决。
之后戴施帅壮士百馀人入邺,助守三台,然后骗蒋干道:“今燕寇在外,道路不通,玺未敢送也。卿且出以付我,我当驰白天子。天子闻玺在吾所,信卿至诚,必多发兵粮以相救饷。”
将干闻言以为可信,于是拿出传国玺交给谢尚。而戴施对外宣言使督护何融前往运粮,却私下命何融拿着传国玺送到枋头。然后转而将传国玺交给谢尚!
蒋干见戴施派兵迎粮,以为援兵将至,于是激励城中道:“今王师将至,我等当发奋以击贼军,先破其势,然后与王师相合,破之必矣!”
蒋干于是帅领五千精锐及晋兵出城与燕军相战,三冲其阵,而后势不接,最终为慕容评反击大破,被斩首四千级,将干单骑脱走入城。
邺城百姓见魏军已然不可再保众人平安,便相继的趁夜悬坠而出,几日间出逃百姓达到数千人之多!见情势如此,魏长水校尉马愿等开邺城纳燕兵。
进城之后慕容评为了找到传国玉玺,于邺中大索十日,最终无得。无奈之下,燕王慕容俊只好令云董氏诈称得传国玺,然后献与燕国,慕容俊赐其号奉玺君。
燕王慕容俊既据冉魏之地,声势愈大,乃欲称帝。于是密令群臣共上尊号,一上而从之。一月后慕容俊即皇帝位,且自谓获传国玺,改元元玺。♂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