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侍卫道:“那你在此等着,我前去通报,至于殿下见不见你,那就不得而知了。”
宦官道:“好,多谢兄弟了。”
那宦官在王府门前来回踱了两圈,便见那侍卫回来了,笑着说道:“公公请,王爷请您进去。”
对于这侍卫前后态度的转变,那宦官倒像是见怪不怪了,也笑着回道:“请兄弟头前带路。”
那侍卫道声‘请’便向门里走去,那宦官紧跟其后。
一路无言,很快侍卫便将宦官待到慕容恪的书房外,侍卫向里道:“禀王爷,小的将那位公公带来了。”
房里传出慕容恪的声音道:“请他进来。”
那宦官闻言,提步跨入门中,来到慕容恪面前,行礼道:“小的拜见殿下。”
慕容恪道:“黄公公免礼,不知公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黄公公道:“今日太师慕與根在太后宫中向陛下、太后上言,请求举国还东,小的知此事非同小可,故特来禀告王爷。”
慕容恪道:“本王知道了,还有其他事吗?”
黄公公道:“小的听闻,前几日太师也曾两次进过太后宫中,说是告王爷和上庸王图谋不轨,请太后下旨诛夷。”
慕容恪此时脸色一变,变得那样的阴沉可怕,让人望而生畏。
慕容恪道:“多谢黄公公直言,若没其它事,便请公公快速回宫,以免遭人误会。”
黄公公道:“小的告退。”
他只是一个传递消息的人,剩下的做决策之事,是他无法参与的,所以他知趣的退下了。而且他也要赶快赶回宫中,不然被人发现他太久不在,定会引起怀疑。
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做出让人怀疑的事情,那岂不是往刀口上撞吗。
黄公公走了,留给慕容恪的却是一个大难题,现在已经到了他做抉择的时候了,为了大燕的国运,他必须做一个他本不愿做的抉择。
慕容恪拿着书桌上的几封信,将它们藏在衣服袖子里,对外吩咐一声:“备轿,本王要出门。”
慕容恪走出府门,进入轿子,说道:“去上庸王府。”
没过多久,慕容恪的轿子便来到了上庸王府,下轿之后,慕容恪来到府门前,问道:“叔父在吗?”
门口的侍卫回道:“禀殿下,王爷正在府中。”
慕容恪道:“快带本王去见叔父。”
那侍卫也不知慕容恪因何事这么着急着见慕容评,此时他只需要服从就好。那侍卫道:“殿下请。”
没过多久,慕容恪便在侍卫的带领下,在王府的后花园找到了慕容评。这慕容评倒也十分清闲,此时正在后院赏花,美酒、美姬在旁。时值国之大丧,他却玩得不亦乐乎,实在有些不成样子。
慕容恪对这样的场景实在是有些不喜欢,但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叔父向来就喜欢这点,他作为晚辈也不能直言批评,只在旁咳嗽两声,以示提醒。
果然慕容评听到这咳嗽声,回过头来,见到是慕容恪,不禁脸上有些红了,显然是有些羞愧。
慕容评知道慕容恪没事不会前来找他,更不会没有通报就直接进来,现在他这么做了,那肯定是有什么急事。
慕容评笑道:“这不是玄恭吗,真是稀客啊,今日怎么想起到我这府中来了。”
只见慕容恪正色道:“侄儿见过叔父,此次前来,实是有要事相商,还请叔父摒退左右,移驾相商。”
慕容评见慕容恪神色俨然,猜知定有大事发生。可是他也贵为国家辅臣,怎么连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他不禁开始反思,他是不是做得有些太不称职了。
慕容评对周围的人道:“本王与太原王有要事相商,谁也不准来打扰,违令者定不轻饶。”
慕容评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此时不怒而威,众人回道:“是。”
听到满意的回答,慕容评又道:“玄恭,请虽我来。”
两人穿过后花园,来到慕容评的书房后,只见慕容评不知在何处启动了开关,又开启了一道暗门,出现了一间密室。
慕容恪惊道:“不想叔父还有心建造这样奇巧的机关。”
慕容评笑道:“玄恭误会了,我这府邸,本是那冉闵称帝前所居之处,后来蒙先帝赐与我做了王府。我一次偶然翻弄书架的时候,才发现这暗藏的机关,当时这暗室经久失修,已毁坏得差不多了,后来我又命人从新砌筑,现在是密不透风,音不外传了。”
慕容恪道:“哦,那倒要恭喜叔父了。”
慕容评道:“这暗室还是第一次用,玄恭请吧。”
两人进入暗室,点亮烛火,再关上机关,慕容评道:“此间更无他人,玄恭请说吧。”
慕容恪从袖中取出那几封信,递给慕容评道:“叔父请看。”
慕容评接过来,见这信封上都是辽东各手握重兵的牧、守之名,不免有些好奇,便一一打开来看。
只见上面写得内容都出奇的一致,全是说依照太师的吩咐,境内已做好应对非常的准备。
非常,何为非常?慕容评没有头绪,他问道:“这信本王不觉有什么奇怪的啊。”
慕容恪道:“单看这几封信,倒是没什么奇怪,可是联想起慕與根最近所做的几件事,就让人难以释怀了。”
慕容评听慕容恪这么说,又问道:“他做了什么事?”
慕容恪道:“时余日前,他找到侄儿,想让侄儿与他一起废掉幼主,另立侄儿为新君。侄儿当时便一口回绝了他。谁知他见此事不成,又向太后诬陷侄儿与叔父图谋不轨,侄儿也不知太后是否被他谗言迷惑。”
慕容恪见慕容评听到这,脸色已经变了,又继续说道:“而今日他更向太后与陛下建议,请举国回东。从这信里可以看出,慕與根一旦计策得逞,则大燕危矣!故侄儿特地前来与叔父共谋救乱之计。”
慕容评道:“以玄恭之意,当如何是好?”
慕容恪道:“此前他劝我废立之时,便有人劝我将其诛杀,只是因为国家新丧,不忍在此时诛杀宰辅,想暂且忍耐一时。但如今看来,忍耐已经不是办法了,侄儿以为,慕與根不除,恐大燕基业受损。”♂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