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瞧热闹的书生们不知凡几,书生最爱议论朝政,激扬意气,暮雪话落,不过片刻沉寂,那些反应快的书生们便轰然议论起来。&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就说青王怎会弃南宫二小姐这样的佳人去娶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原来是瞧上了夜家的兵权。”
“说的是啊,哪有不顾自己名声,宁肯背上不孝不悌的名声也只要美人儿的,原来根本就是别有用心。”
……
书生们这边一带头,百姓们也都纷纷被点醒,跟着议论起来。
“哎呀,青王到现在都还没给太子殿下行礼呢,看来果真是……”
“这夜家受朝廷重用,竟然存有不臣之心,果真是臭虫苍蝇都不如。”
……
庶民们可没大臣心里的那些弯弯绕绕,在他们看来太子乃是正统,是皇上钦定的储君,且轩辕逸筠文武双全,天赋凛然,三岁能诗,六岁便写论策,十二岁便能计退南风国大军,不战而屈人之兵,十四岁更是匿名高中解元,更兼他体恤百姓,孝顺纯善,亲厚兄弟,即便瞧着清冷了些,也是他们的好太子,有人谋划太子之位,那便是谋逆,便是动摇国之根本。
国家动荡起来,往往祸及的都是百姓,他们也要跟着遭殃,故而他们当下便谴责了起来。
暮雪当然知道自己这话会引起怎样的轰动,给轩辕修筠和夜家带来怎么样的麻烦,若不然她也不会白费口舌。只是她本想着这话传出,百姓们也不过私下议论一下,却没想到他们竟敢当着轩辕修筠的面儿便纷纷谴责了起来,这一方面是各国一向言路开明,并不限制百姓议论国事,更重要的是,轩辕逸筠这个太子深入人心。
轩辕逸筠乃明帝发妻所出,他未足三岁生母便过世,其生母娘家势微,明帝显然也非重情之人,发妻过世两年便迎娶了继室,后其登基为帝,虽追封发妻为宸后,可却也封继室萧氏为正宫皇后,且多年来恩宠有佳。
轩辕修筠只比轩辕逸筠年幼三岁,轩辕逸筠能够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下长大,且安然活到了现在这已是不易,他竟还能稳住东宫之位且民心所向,可见他的心智非人。
凭心而论,若是她换成是轩辕逸筠,只怕也未必能比轩辕逸筠现在做的更好了。
而且萧靥儿钟情轩辕修筠,轩辕逸筠却一直冷眼旁观,瞧着夜子月和轩辕修筠夹缠不清,瞧着轩辕修筠笼络威远将军府,这叫暮雪不得不怀疑是轩辕逸筠是乐见此事的。
正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青王和夜家联姻,不仅不能威胁到东宫,反倒更利于东宫,相信这个道理轩辕逸筠必定深懂,且运用自如。
这般想着,暮雪瞧了眼轩辕逸筠,却见他端坐在马背上,至始至终,神色不曾有一丝改变,暮雪眸光微闪,垂了眼眸。
情势发生这样的突变,转眼间便是千夫所指,轩辕修筠盯着暮雪的目光再次嗜血锐利起来,那眼眸中散发出的寒意像是要化作道道冰刃将她割成碎片,暮雪感受到他的目光,却依旧低垂着头,倒不是怯了,而是直接的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