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头痛,快要炸了!”
“跑,跑,快跑!”
迷迷糊糊中,徐北雁感觉自己似乎在一条幽长昏暗的隧道里奔跑。√
他的脑袋一会儿昏沉的要命,一会儿好像又会马上炸开。
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但是他心里有个声音,不断的催促他:跑,跑,拼命的跑!
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他的脚下开始出现了积水。
他踩着一滩又一滩积水,仍旧不停的奔跑着。
“这是什么地方,我为什么要跑?啊,脑袋要炸了!”
他抱着脑袋想停下来,可是双腿根本不听使唤。
“还有多久,还有多久啊,我快受不了!”
他咬着牙,想结束这一切。
就在这时,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水潭。
“水,水,我的嗓子要干了!”
看到清澈见底的潭水,他突然来了精神,双脚又成了自己的,他使出全力,纵身跃起,向前一个蹿飞。
“哗!”
他的整个身子都浸泡在了水里。
他感到自己滚烫的身体在一点点变凉。
“喝,喝,水,水!”
他把自己的头伸进水里,拼命的喝着,潭水不但湿润了他的嘴唇,扑灭了他嗓子里的“大火”,还有有种淡淡的甘甜,那味道好像醉三月酒楼花费十年时间在西湖边酿出的美酒一样他感到酣畅和沉醉。
“嘘!”
肚子越来越鼓胀,徐北雁感到自己如果再喝下去,肚子恐怕要爆炸,他仰起头,长出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在他的视线尽头,水潭的深处似乎闪过了一道白光。
他的心一惊,的注意力都被这道白光吸引了。
他开始疯狂的扑打着潭水,朝着白光出现的位置游了过去。
“这是,钟馗面具吗?”
当他潜入潭地,看到躺在细沙里的那副面具时,他惊呆了。
这幅面具简直和关中一带百姓口口相传的钟馗面具长的一模一样,像乱草一样頾张的眉毛和胡须,豹眼,鹰鼻,嘴巴宽大,嘴角还有四个相互交错的獠牙。
钟馗,字正南,长安终南人,唐初进士。其人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却是个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读书人。他平素浩然正气,刚正不阿,在当年的长安街头,也算得上一等一的人物。
正所谓天妒英才,钟馗虽然学富五车,却无缘功名,他在大唐科场中苦苦了十年,最终在一次放榜后,呕血三尺,仰面栽倒在长安街头,从此一命呼呼。
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钟馗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他斩妖捉鬼、赏善罚恶,庇佑着天下百姓,震慑着的恶鬼邪魔。有人把他称为钟天师、也有人叫他钟判官,还有人把他张贴在门上护佑家宅平安。
从唐初到崇祯十一年,期间经历了一千多年,钟馗的传说也流传了一千多年。到了崇祯年间,天下动荡不安,百姓们中间开始流传,钟馗在天地间留下了一件奇宝,叫做“钟馗面具”,谁要是拥有了钟馗面具,戴上之后就拥有了钟馗的力量,什么降妖除魔、打鬼驱邪都是很容易办到的事情。
徐北雁在长安也浪荡了一些日子了,对于钟馗和“钟馗面具”的传说,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传说中的钟馗面具,竟然出现在了自己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