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三个月,我只要三个月就好。”
“三个月?”
赵新如点了点头:“三个月第一批药材就能出土,就算是不成功您还能来的及补种晚玉米。”
这么一说,陈大庆面色缓和了许多。
陈大庆答应了,赵玉梅自然也就没有别的意见了,晚上赵新如没走,第二天一早就找人去城里买了药材的种子。
庄家人都会有闲的。
赵新如一天五毛钱的工资招了十个人,全部由陈大庆只会安排。
不到一天,地就翻好了。
次日,下种子浇水,一切结束。
“这行吗?”
陈大庆看着满地的荒芜心里没底。
别家都是绿油油的瓜果蔬菜,他家地里一根毛都没有,这让人看着都心里发慌。
“我跟您保证,一定会长出来的。”
赵新如铿锵有力。
这种子是她灵力守了一夜的,每个都经过探查有了生命力了,一经下地有水湿润就能发芽。
不出三个月就长大。
第一批种植的是三七,易活收成快,虽然地域有所不同,但是灵力加持之下,也不会比原产地差。
做完了一切,赵新如又给陈大庆说了种植方法这才回了家。
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宋清雅。
药材种植是一回事,制作成能用的药材又是另外一回事。
她负责种地,宋清雅负责去挖墙角。
虽然灵力在身,制药分分钟就完成了。
可种植成药就是个大工程,以后几百斤几百斤的药,难不成都要赵新如一个人用灵力去研磨成粉?
那岂不是要累死。
通了电话,宋清雅不到一个小时就来了。
身边跟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头发微黄,一张脸只见骨不见肉,身上衣不遮体脚上露着脚趾的布鞋。
乞丐?
跟宋清雅一身洋装比起来,这孩子像个难民。
“进来吧!”
宋清雅对着身后的孩子开口,说完她直直的扑到了沙发上懒得动。
或许是被这阵势吓到了。
或许是没见过这么张扬不羁的女人,那人就这么站在门前,好似没有听到宋清雅的话。
赵新如站在门前。
重新打量一番,那孩子眉目清秀,虽然脏身体底子却不错。
“进来吧!”
赵新如把门又开了开,给了孩子一个温暖的笑意。
一个笑容,比一百句安慰有用。
露着脚趾的鞋挪了挪,那黑乎乎的脚趾蜷缩在一起,慢慢的走进了屋子里,孩子很是不安的打量周围。
这屋子太豪华。
沙发上锃亮的皮,柔软的毯子上还有毛茸茸的流苏,透明的茶杯放在崭新的桌子上,这里的一切太陌生。
像是落入陷阱的兔子,那孩子脸色白了不少。
吃过苦的人,大概都能理解那样的心情,赵新如给那孩子搬了把椅子。
“你先坐!”
那孩子站着不动。
赵新如不再管他,转过身对着宋清雅问道。
“我交代给你那事办的怎么样了?”
“人不是给你带来了吗?”
赵新如一愣,下意识的回头去看这孩子。
中药制药的手艺大多数都是祖传的,有些人从懂事就开始学,据说最厉害的一个槟榔切一千五百多片。
薄如蝶翼透光而不破。
手上有本事的人赵新如相信有,但是没有十年八年的打磨,制药功夫不到,还是不行。
再看眼前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