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与同州另一个世家李家之人同行,贺家与李家关系不融洽,这一次的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李家有意布置的。这位与李家同行之人,并非同州之人,而是来自京城的贵公子,因为与李家有姻亲关系,到同州游玩。
贺成与此人发生冲突,并且在冲突后没有第一时间告诉贺海洋,当对方发动冲击时,贺家完全没有准备,被弄得措手不及、惊慌失措。
最后虽然有贺老爷子稳定局势,但贺家还是损失惨重,在同州失去了一座重要城市的交易权,不得不以赔罪的方式转让给了李家。
经此一事,贺成在家族内部的声望跌到最低,虽然贺海洋还顾念父子之情,并没有苛责,但家族中反对的声音突然在了很多,很多人联合在一起要求剥夺贺成的继承权。而最贺老爷子的态度,也让整个事态更加恶化,贺成的地位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贺东看完消息,好长时间没有言语,直到贺铭也看了消息,他才苦笑道:“回来得真不是时候,早知道再晚几个月回来。”
贺铭的神色却与他相反,有些兴奋地说道:“七公子这是说什么话来?大公子因为这次的事情,失势已经是必然之事。公子即使再顾念兄弟之情,恐怕也无能为力了,依属下看,不如……”
“闭嘴!”贺东罕有地怒斥起来,吓了贺铭一大跳。
贺铭悻悻不再言语,贺东这才说道:“不管别人怎么想,他都是我大哥,即使他这几年对我有顾忌,但他仍然是我大哥。我仍然记得,小时候他带我掏蜂窝,被马蜂追赶时用身体护住我的情景。”
“唉!”贺铭叹了一声,小声道,“即使七公子不争取,其他人也不会放过大公子的。老爷就大公子和你两名嫡子,难道你想将家族的继承权让给二老爷和三老爷?”
贺海洋有两名同胞兄弟,都是贺老爷子的嫡子,从家族规矩来说,这三房之人都有继承权,正如贺铭所说,如果贺成失去继承资格,贺东再不争取,很有可能落到二房和三房手中。
贺东脸上现出阴晴不定之色,好一会儿他才轻轻摇头:“此事回去再说。”
商队原本打算在小县城休整一日,但得到这个情报后,贺东直接取消了休息,在第二天早上就带着众人匆匆赶往贺州的州城临贺。
贺东不知道的是,他当晚与贺铭交谈后,贺铭就悄悄找到了贺肖,让他立即安排人发出消息,联络族中人手,开始秘密动作起来。
即使贺东念兄弟之情,不愿与贺成撕破脸,但以他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贺氏族人,又岂能如他所愿?
世上的事就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即使做为上位者,也有可能被下属的意志左右。
从这处边缘县城抵达临贺城,需要半个月时间。而就在五天之后,临贺城贺家大宅里,就有一名四十几岁的中年文士,接取了贺肖以秘密渠道传过来的书信,这封信是贺铭在小县城连夜写成送出去的。
那人看到书信,立即露出欣喜之色,在无人的书房里低声笑道:“七公子总算赶回来了。如果再晚些时日,事情恐怕就有变化了啊,二房三房的人上跳下窜,以为大房除了大公子外就没人了,竟然敢无视七公子,真是愚蠢至极。”
他在书房里来回走了两圈,就立即拉响了书架上有一条绳索,一个清脆的铃铛声突然响了起来,片刻后一名身穿灰衣,头戴低沿帽子的男子就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书房一侧。
这名文士对他说道:“七公子回来了,立即发动先前的布置,注意,不要留下任何首尾。”
灰衣男子用嘶哑的声音应了,转身走入墙根的阴影里,正如来时那样,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很快,贺家大宅里就传出与二房、三房不利的消息,例如二房夫人出身贺州高家,与李家关系紧密,互为外援,三房的两位公子不堪造就,一人纨绔习气极重,脾气暴躁,另一人生性胆小懦弱,最重要的是身体不好,无法担当大任。
这些消息一出,二房和三房的人顿时怒了,他们正在在极力鼓吹推翻贺成的继承权,正是为了自己这一脉揽权而努力,如今暴出这样的消息,哪里会是好事?
他们都把矛头指向贺成,以为这是贺成对他们的反击。
而贺成这段时间被两位叔叔连番教训,早就被弄得焦头烂额,如今得了机会又哪里会放过?立即针锋相对起来,把流言与事实结合起来,将二房和三房的隐患、缺点放大,与他的两位叔叔正式对立起来。
一时之间,贺家大宅里大部分掌权之人都陷于站队的尴尬之中,一些早有倾向的人倒还好说,此时正是出力的时候,另一些保持中立,用心做事的人却就为难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