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父子之间的心结(第2页)
陈天佑不言语了,低着头不知道想了点什么,突然就冲秦翎墨喊道:“这都是老夫自己的意思,跟任何人无关!”
胡滢听不下去了,她的性格就是这样,什么都摊开来说,明刀明枪总好过背后捅刀子,何况这一切还竟然来自原本最亲的人。她冷笑了下,说:“这一切都是老王爷指使你做的吧!开有错的药方,收买府中人下毒。”
“不是!这跟老王爷无关……”
“你当姑奶奶我白痴啊!用鼻子闻都能闻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
“够了。”秦翎墨不轻不重的一句话终止了争吵。他声音不大却很清晰。另外一人一狐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嘴巴开开合合,最终都抿成一条线。
“陈叔,今日不早了,先请回吧。”平静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陈天佑抖了两下嘴唇,想说什么又无从说起。颤巍巍地收拾起东西要走,不想被胡滢拦住。她双手一叉腰,盈盈怒火盯住秦翎墨的背影:“伤口揭开也是痛,捂着也是痛,时间久了连肉都会烂掉,有什么不能说的!笨蛋!”
她的话音刚落,秦翎墨骤然转身,漆黑眼瞳里亮的渗人,情绪就像洪水决堤般猛烈激动。他双手握拳砸在桌案上。
“你想听我说什么?!大义灭亲的畅快淋漓还是哀哀凄凄求人可怜,哈!多么大快人心!想害我的人是我亲生父亲,不是别人,是我亲生父亲!我很心痛,我很难过,现在你满意了吧?!”
他双手一扬,铺陈在桌案上的纸张飞扬出去,霎间如白雪飘飞。
纸张之间,秦翎墨撑着桌案,发丝垂在脸颊旁,黑眸里哀恸黯然。
他也是人,自小诗书礼教,孝为先。可是自己爹犯了错,他不能姑息。不管有怎样的理由,他亲自送自己爹上了断头台,即便后来保住一条命,始终有根刺梗在心里。拔不出来,日日夜夜熬成不能窥探的伤口。
陈天佑见此景,颤抖着手辩解:“老王爷其实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只是想回京而已,所以……”
“若是我,就算死在千山云海,也绝对不想着伤害子女分毫来达成目的。”胡滢冷淡平静地说。
此时的秦翎墨已经平静下来,他收敛起所有情绪,像是将刚刚撕碎的面具重新戴回脸上。
“你们都走吧。”他语气平板,连带着神情也毫无波澜。
陈天佑犹豫着,右手一直抓着胸口不放,突然长叹一声,从衣襟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秦翎墨。
那是巴掌大的鲤鱼刻板,一底一盖,书信就夹在中间,绕了三道绳,用方孔缚住,孔上印有封泥,泥已经拆毁。
秦翎墨盯着那封刻板怔了下,伸手接了过来。就好像接过来烫手的火焰,他捏着鲤鱼板却迟迟不肯打开。他抬头望见胡滢,看见她盈盈如明月的双眸,突然就感到心安,刚才翻江倒海般的激昂情绪瞬间风平浪静,连他自己都暗暗吃惊。
再低头看看手里的刻板,他动手拆开,取出里面的书信。
抖开麻沙纸,微微泛黄的纸页里写着熟悉的楷书,信的内容并不多,寥寥数行,几眼便能看到头。
陈天佑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对还是不对,一直以来他都左右为难,原本是悬壶济世的医者却下药害人,但老王爷与他恩情又让他不忍拒绝。就这么战战兢兢地度日,现在不管对错,他都放下心头一块大石。或许早点说开会更好些。他想着,便要开口说什么。
而一直在看信的秦宰相一抬手,制止了陈天佑尚未出口的话:“不必再说了,陈叔不用内心愧疚,此事与您无关,以后这事也不要再提了。”
陈天佑还想争辩,可一见秦翎墨冷淡漠然的神情,便觉得泄气,怔愣了会后便一行礼告退了。
胡滢望着陈医师离开,看得出他心里松了口气。转过视线,秦翎墨依然站在桌案后面,垂着头,一手捏着信纸,一手握拳抵住桌面。许久都没说话。胡滢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戳穿这层窗户纸到底对不对,心里一阵阵难受,比丢失一两银子还叫她难过。
“你要看吗?”突然,他抬头,将手里的书信往前递了递。
说实话,胡滢还真的很好奇,这种能指使别人陷害自己儿子的爹,到底会写点什么。
信纸虽不名贵却也不廉价,还颇为讲究地印着梅花章,看来虽然流放,但寻常日子还过得去,还有闲心附庸风雅。
胡滢耸耸肩,继续看下去。
开头几句全是在诉说乡间之事,言语里多有鄙视,看来这老王爷还是住不惯啊。到后来笔锋一转,提到“去年交代汝之事可有成效”,胡滢心里暗火丛生,对这个爹不满情绪蔓延,可依然耐着性子往下看。
其后全都是在交代陈天佑要继续办事,只有最后信尾很突兀地写道:想十四轮春秋已远兮,时年犬子尚幼,于街井哭闹,唯蜜饯哄之。不知店家可否还在。
想十四年前已经很久远了,当时儿子年纪还小,在街市上哭闹不休,只好给他买蜜饯哄他开心,不知道现在那家店还在不在。
寻常小事一件,又是看似平淡的语气,却让胡滢心里一震,再转头望去。秦翎墨竟然低着头,眼角垂下一滴泪。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