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晋起龙骧 > 第二十九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第二十九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第2页)


    “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久远得我也记不得太清了。一个孱弱稚子,混沌开蒙之初,正提笔学文习字。

    他初见他的太叔公时,竟大胆质问‘你是谁?’他的太叔公亦逗趣地反问他‘你是谁?’他握着稚子的手,写下了这句‘司马铭铭琢其邺,南顿庸庸着愚宗’。

    并对稚子说,第一句是你的名——司马邺;第二句是我的名——司马宗。你可记住啦?”

    ……

    老者闻言后,忽而转身,看见说故事的年轻人正在自己的案几前,挥墨写字。

    他疾步走了过来,看见年轻人在绢帛上写下的“司马铭铭琢其邺,南顿庸庸着愚宗”十四个大字。他拿过年轻人手中的笔,亦在绢布上大大地写了个“邺”字,那耳朵旁的一竖,写的额外地长,且婉转飘逸。

    那“邺”字与年轻人所书写下的“邺”字同出一折,就如同一笔写不出两个“邺”字。

    老者惊呆,老泪纵横,哽咽地说“你是……”

    王敦握着老者的双手,亦是泪流满面,接过老者的话来说道“我是……”

    老者听闻年轻人这么一说,俩人的手握得更紧了……

    “我的名字是我小时候,我的太叔公教我写的……”王敦任眼泪肆意流淌,却微笑着说。

    “那你为何叫‘王……敦’?你不是死了吗?”老人一脸疑惑地问,那个“死”字,囫囵哽咽,硬是没说出来。

    王敦将司马宗扶坐到一旁的椅子上,将他与阿固互换身份,逃出求生,到后来入琅琊王氏,取名王敦的事一一说与司马宗听。

    司马宗听完不甚感慨。忽然他从椅子上起身跪了下来,“陛下没有殉国,那是我大晋之幸事,求陛下再立晋室宗庙。”

    王敦亦是跪了下来,扶起司马宗,说道“回不去了,回不去了……除了太叔公还能信我是司马邺,人们心里的那个‘司马邺’已然深埋于黄土之下,成为了历史。”

    “我愿为陛下证明……”司马宗坚毅地说道。

    “太叔公还不明白吗?世间已无‘司马邺’,没有人愿意他还活着。现在我是王敦,我们都得朝前看……”王敦说着,摇了摇司马宗,希望他清醒清醒。

    司马宗看着王敦深澈的眼眸,明白了他的话意,接着王敦将司马宗重新扶起坐到椅子上。

    王敦负手而立走至窗前,背对着司马宗说道,“我倒是听说许多南渡仁人志士,都投到太叔公这里,希望您能出山再立晋室宗庙。”

    “嗯,嗯。确实如此。众多南来的旧臣,名仕,他们都希望能有司马家的一后裔再立晋室,好得以施展抱负。老朽不才,不过刚好是宣皇帝(司马懿)的直系亲孙,他们才找到老朽。但你亦明白,老朽从来志不在朝堂,志在山水。”司马宗毫不掩饰,坦诚相告,

    “真正有此野心的,是南阳王司马保。这小子身肥胆子也大,不过脑袋里估计装的也都是肥油,庸碌不堪,想是也不足为惧。”司马宗补充道。

    王敦静静地听着,一直没有回头。

    “有一个人——琅琊王司马睿。我现在与我王氏堂哥王导,一同辅佐于他,寄望于他日后能登及帝位,重振晋室。”王敦转身说道。

    “我知道那小儿,资质平平,且同样意不在朝堂。你为何会选他?”司马宗疑惑地问道。

    “我与司马睿深谈过几次。经过世间惊变,几番历练,他现在亦愿意同我等一同致力于重立庙堂,再兴晋室。”王敦坚决地说。

    “那好吧,既然是你选定的……我这能帮你的,就是把南渡的一干人等的导向转一转,转到司马睿那里去。

    嗯,眼下就有一个。北面的刘琨。他原来统辖并州,但土地被占,先暂居于幽州刺史段匹磾的地界,寄人篱下。他几次劝进于我,希望我出山再立晋室庙堂,他好来投靠。我书信于他,让他转而拥立司马睿。”

    王敦默默地点了点头。

    “对了,那司马睿知道你的身份吗?”司马宗突然想起便问道。

    “他不知道,何须知道呢……”王敦笑着答道,笑中充满苦涩。

    司马宗看着他的苦笑,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六界帝主 校园全能学生 影后你网恋奔现了吗 吃软饭的正确套路 异闻秘事录 重生之温逸追夫 凤凰山的幸福 禁忌游戏,我靠福星荣登至高 创世纪之双鸟 新时代教育的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