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棘鳍号的标记中,s01、s02以及s04都是英国舰队中体型最大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而w01则是位于编队最前方领航的一艘装甲巡洋舰,伯利克号。
二度来袭的英国舰队中总共有两艘蒙默思级装甲巡洋舰,分别是hmsberwick伯利克号和hmsessex埃塞克斯号。
蒙默思级装甲巡洋舰,是为了应对法国、德国和美国新建造的破交型装甲巡洋舰而设计建造的一批10艘英国装甲巡洋舰。由于后期装甲巡洋舰越做越大,航速也越来越快,渐渐发展成了战列巡洋舰,于是已经被新式战巡所淘汰的老旧装巡便被英国海军部划归次要战场指挥,如非洲、远东等地。
这一型装巡拥有14门bl6英寸(152.4毫米)mkvii主炮;10门qf12磅(76毫米)副炮炮;3门qf3磅(47毫米)速射炮和2两根18英寸(450毫米)水下鱼雷发射管。
从武备上来看,蒙默思级在装甲巡洋舰中称得上是火力孱弱,9800吨的排水量居然仅有14门6寸炮。再加上薄弱的装甲,使得这一型船在相同数量同等条件下,打不过任何欧洲列强建造的同型战舰,唯一的优势就是蒙默思级建造数量大,有10艘之多,因此能够以多打少。
尽管这型战舰的武备在一众同僚中可以称得上是丢人,不过它却将从主炮和装甲中节省出来的吨位全部分配给了动力系统。
正因如此,蒙默思级有着24节的最大航速,还有远超其他国家装甲巡洋舰的续航力。
哪怕速度更快、航程更远,可是蒙默思级完全无法对潜航的潜艇构成威胁。
你跑得再快,难道还有弗吉尼亚级潜航40节快吗?你航程再远,难道还能比装备压水堆的核潜艇远?
更何况现代潜艇发动攻击时全程都位于水下,蒙默思级上的武器又全都只能攻击水面舰艇。棘鳍号在分配目标时,理应优先攻击价值最高的爱德华七世级战列舰。
可是伯克利号作为整个舰队中的领舰,担负着前方警戒和引导后续船只的重要任务。只要瘫痪了伯克利号,就能让整支英国舰队暂时陷入停顿。
而更重要的是,早先由f35a共享而来的航空拍摄画面中显示,伯克利号的舰艉甲板上有着两条滑轨,以及位于滑轨上用防水油布覆盖的不明物体。
看到这些东西一瞬间,棘鳍号上的渣胚们就联想到了深水炸弹。尽管这些东西也有可能是临时加装的布雷设备和水雷,可是盖不住在潜艇上服役的林雪平看到滑轨就总是会往深弹方面去想。
于是伯克利号有幸被棘鳍号选为首轮打击的目标,就是为了把这个疑似搭载深弹的家伙第一时间打沉。
事实上,伯克利号上的滑轨和用油布遮盖的神秘物体,正是还未来及卸下的锚雷。
伯克利号自1903年服役以来事故不断。首先是在1908年4月2日,于海峡演习时撞断hmstiger老虎号驱逐舰,导致后者溺死30余人。
。
经过一年的返厂大修后,1909年伯克利号被编入牙买加第四巡洋舰分队。不过在1913年4月,她再次因撞击hmsdido狄多号而前往查塔姆大修,直到1914年8月才维修完毕,再次编回牙买加站。
1914年7月战争爆发后,美洲由于距离欧洲战场距离较远,且周围没有同盟国势力存在,远比其他地区更加安全。于是大量的辅助船只都调集到了太平洋和欧洲、非洲方向。刚刚维修完出厂的伯克利号干脆在艉部加装了水雷投放装置,携带着给牙买加补充的水雷,准备返回北美。
不过渣胚自8月初穿越到澳洲以来,就在一直不停地搞事情。1914年8月底,由于斯特迪舰队第一次前往达尔文港时被打了个灰头土脸,护航舰艇更是全军覆没,于是伯克利号在前往北美的路上接到了英国海军部的调令,紧急转场新加坡。
与她一同前往新加坡的还有同型姊妹舰埃塞克斯号。埃塞克斯号在1909年4月编入本土舰队后同样出现大量训练事故,且舰体老化严重,水兵避之不及,后来干脆被打发到了远离英国本土的牙买加。
开战之后,英国海军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北海,负责封堵此时已经是个庞然大物的德国公海舰队,剩下来的战力不免有些捉襟见肘。再加上无敌号被不明不白地击沉、斯佩舰队还在太平洋上不停地折腾,于是这两艘倒霉船就被编入斯特迪舰队,负责针对澳洲宋人的行动。
原本英国海军部以为宋人没有一艘正儿八经的战舰,澳华军的长处又在于强大的陆军和精英魔女,无法对舰队中的主力——八艘爱德华八世级构成威胁。
所以这两艘蒙默思级编入斯特迪舰队后正好可以发挥她们的本色:为运输船商船护航。
林雪平的谨慎使得再加上经过改装的伯克利号那独特的水雷滑轨,使得她不幸被选为首批目标,而且还是其中要被最先击沉的一艘船。
棘鳍号上的火控官一直在根据声纳和光电桅杆系统反馈回来的方位信息,对mk-48线导鱼雷进行微调。
这一发鱼雷对准了伯克利号前方1公里的无人海域,如果是老式直航鱼雷,那一定会从舰队前方驶过,无法击中这艘巡洋舰。
不过当这枚鱼雷是mk-48型时,伯克利号就注定躲不开了。鱼雷距离伯克利号3公里时,武器操作员启动了mk-48上的主动声纳引导。在引导头启动的一瞬间,鱼雷就开始自己转向,朝伯克利的位置驶去。
这也是为何这发鱼雷要打出1公里的提前量,就是为了避免制导头将伯克利号后方的船只捕捉为目标。从反馈到棘鳍号内的信息来看,这发鱼雷此时正朝伯克利号冲去没有错。
眼看目标已经被锁定,武器操作员便将这发鱼雷的航速提高到了极速55节,随后切断导线并关闭了鱼雷发射管,开始专心调整剩下三枚鱼雷的参数。
鱼雷发射管舱盖关闭后,鱼雷舱内的渣胚就开始手忙脚乱地给这根发射管装填鱼雷,而剩下的人都将精力集中到了这枚鱼雷上。
以mk-48型55节的最大速度,只需不到2分钟就能击中3公里外的目标,而mk-48无声无航迹的特点也使得英军瞭望手什么都没有发现。
更何况此时周围一片漆黑,哪怕是老式白头鱼雷,等英国人发现时只怕也来不及躲避了。
当这枚鱼雷航行到伯克利号正下方时,近炸引信便被启动,这艘巡洋舰的下面顿时出现了一个大水柱,从舰体的中部喷涌而出。
,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mk-48有主动、被动声纳和尾流自导三种引导模式。只要不是使用尾流自导模式,这种鱼雷通常都是钻到目标的龙骨下方爆炸。
300公斤现代炸药在舰船正下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泡脉动通常都会把目标直接折为两截,在美军的评估中,连20000吨级的军舰都不一定能抗得住1发鱼雷,更不要提伯克利号这种不到一万吨的巡洋舰了。
果不其然,鱼雷爆炸后,伯克利号瞬间就被炸成两段,震耳欲聋的巨响和从船底冒出的水柱顿时打断了英国绅士们的茶会,也吸引了后续英国船只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