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口分布(第2页)
---这下,你也知道为啥孙十万总跟合肥过不去了吧,因为就这一条路可选啊。
按照萧信的估算,他最少还需要三年准备,才有把握正式举旗。
起兵之后,哪怕是一切顺利,也需要大约三年的时间,才能够一统益州。
完成军事占领之后,最少还需要三年以上时间,才能够梳理好内部,有能力对外扩张。
那个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建安十年了,不管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换了另一位枭雄,想来都已经统一了北方。
就算是有着技术优势,想要用一矿打赢人家七矿,那也得拿出点穷兵窦武的精神才行---总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越塔送人头上吧。
虽然这些资料都是书中记载,但是除了萧信这样的有心人之外,其他人还真没有那个闲心去统计,或者说是有这个统计的意识。
所以萧冠还真不清楚大汉帝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不过他也是从中原搬迁过来的移民,有着沿途的所见所闻作为参考,自然能也知道这个数据差不到哪里去,南北之间的开发程度确实天差地远,否则益南和交州等地也不会成为整治对手的手段了。
之前被钢甲优势冲昏的头脑,终于恢复了冷静的状态,但是像他这样的传统官僚,不管怎么死命的去想,都想不到有什么破局的方法,只好承认自己已经老了,老老实实的开口求教:“信儿既然明知此事还信心满满,想来已经有了解决之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天嚷嚷,皆为利往。”萧信感叹道:“说到底,无非是我萧家打算与谁共天下,或者说是打算与谁分利而已。”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萧信不由得想到了大青果,虽然这个国家对中原造成的破坏最为严重,但是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的话,八旗制度也不愧是封建王朝的巅峰之作,对国家的掌控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否则也无力苟延残喘那么多年。
这项制度在对内镇压上的能力无与伦比,头一次让皇权彻底的压倒了地方豪强,再也不用担心朝廷会收不到税养不起兵,若非是遇到了‘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冲击,被帝国主义者从外部打开了突破口,只怕是再苟几百年都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整个蓝星上下五千年,不管是东西方哪一个国家,只要朝廷还能够正常的收税,给忠于朝廷的军队正常发放粮饷,又没有遭遇到蛮族入侵,那么不管内部多么民不聊生,都能够强势的存在下去,反过来嘛,只要一开始欠薪,就完蛋了。
即将完蛋的汉朝就是反面教材,别看总有慕洋犬喷汉朝是穷兵窦武才完蛋的,然而有汉一朝,基本都维持在‘二十税一’左右的水平,要是5%的税都穷兵窦武的话,那些50%的税要怎么算,是不是该‘民不聊生’了?
西汉完蛋是因为不愿意给农民加税,又因为古代技术条件没办法给商人计税,只能够通过定期杀肥猪的办法找钱---这年代,稍微大一点的商人,都有豪门的股份,他们当然要反。
东汉完蛋是因为刘秀中兴之后,对世家豪门的控制大幅减弱,结果朝廷税收锐减,军队无力维持战斗力,豪门却靠着欺压乡里快速做大的同时,还激起了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
sr="https://1.kuangxiangit.om/uploads/hapterimgsnew/998/14310/200722/1595417520-100184977-105687149.jpg" alt='所谓的艺术'>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