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冠当然心动,不过他也有着现实的顾虑:“如此广阔之地域,致远你以何物交通?”
“虽有运河可以开凿,但是上千年以来,哪一条运河不是耗费巨大,乃至于为此国破家亡。”
萧信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孩儿有把握,在十年之内,拿出比运河运力更大,且建造更加容易之之交通法。”
萧信虽然没学过怎么造蒸汽机,同时也没见过蒸汽机的结构图,就算是真的过目不忘,也帮不上多少忙。
但是他最为自信的,还是那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个时代绝无仅有的科学精神,知道该如何去做科学研发。
不管一堆民科如何吹捧特斯拉,又怎么贬低爱迪生窃取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是一万个特斯拉做出的贡献也比不上爱迪生。
当然了,爱迪生的伟大之处,不再于他申请的那一千多个专利,而在于他带来了规范化的现代科学研究体系。
在他之前,所有的科学家们都和特斯拉一个德行,就是拿到了科研经费之后,就按照自己的喜好烧着玩。
通常在99%的情况下,是这些科学家们,把科研经费烧光之后,拍拍屁股就直接走人,什么都没留下。
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特斯拉晚年凄凉是活该,人家没有把他丢进河里,已经非常的胸襟开阔了。
也就是说,之前所有的科学研究全靠(写作天才们的灵机一动/读作碰运气),所以技术才发展的如此缓慢,而爱迪生改变了这个模式。
就以爱迪生最著名的发明物电灯为例,他是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确定市场需要这种产品,然后才统筹安排无数的研究员,挨个的去测试哪一种材料更适合当灯丝,最后按照测试结果中最合适的材料,去制造灯泡,销售出去。
这种模式第一次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正循环,就是研究出来的东西能立刻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并且占领一块之前没被人发现的市场,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推动企业展开下一项研究,然后滚动式发展下去,就带来了真正的技术革命。
也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资金循环,爱迪生的通用电气才能发展的那么快速,给他带来了无数的发明专利,也给美国带去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由他所引领的电力革命,为之后的美帝国主义崛起,上百年的全球霸权奠定了根基。
萧信不懂蒸汽机的结构,但是他至少知道蒸汽机的原理是什么,只要学习爱迪生的这种模式,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和试错,那些门槛较高的技术暂且不提,至少在几十年之内让铁路技术实用化,那真的是不会比吃饭喝水还困难。
有了铁路之后,长距离的低成本陆地运输成为可能,帝国的控制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远征外域再也不至于劳民伤财,如果再能够搭配上排队枪毙,那么草原蛮族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变得能歌善舞起来,将很快就变成现实。
萧冠虽然不知道儿子打算怎么实现,但是有着炼钢炉这样巨大的技术变革在前,倒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既然如此,吾自当共襄盛举。”
“不过,此事到不需着急,庲降都督赵雄也是一个雅人,他日前托人给为父传来了消息,愿意将都督之位拱手相让,只想和我家互结连理。”
“其家有孙女一位,今年也正好二八芳龄,和你倒也算门当户对,若是两家能结为秦晋之好,不但益南唾手可得,我萧家也多几年准备功夫。”
如果萧冠能当上名正言顺的大都督,那么权限就可以被进一步的放大,一些之前还显得有些刺眼的举动,也不会再有人去关心和追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