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并奥地利后的这段时间,作为帝国工业部长的贝托尔德·阿尔伯特·施佩尔格外的忙碌。
奥地利并不是一个小国,她的工业水平并不差,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凯德和斯太尔——前者是欧洲最负盛名的木材加工企业,而后者则是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御用兵工所,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至700年之前——也就是西元1300年左右,霍亨斯道芬家族刚刚被灭、哈布斯堡家族刚刚“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时候。
换言之,今天专心制造重型卡车的斯太尔,在七个世纪以前,其实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卖盔甲和刀剑的武器作坊。
为了最大程度的整合德国和奥地利的工业,施佩尔得到了最高授权,被获允许调动任何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可见维多利亚公主是多么重视这件事情。
施佩尔第一时间就宣布,将斯太尔收归国有,直属于帝国工业部管辖,开始为德军生产武器装备;凯德集团也被接管,为德国生产木材和各种木制品。
除了归帝国直接控制外,施佩尔还留下了所有的奥地利工人,并且与德国工人实施同工同酬待遇,此举受到了奥地利人的欢迎和拥护。
工业上的整合只是其中一方面,交通行业和行政法规的统一也很重要。德国逐渐废除了奥地利的所有行政措施,在其境内全面推行德国的法律。工业和交通都采用德国标准,以保证政令统一。
德国还征发了30万工人扩建慕尼黑--维也纳的铁路线,并向奥地利的很多民用工厂下了数额巨大的订单,一时间,奥州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奥地利这边在如火如荼的搞大生产,捷克斯洛伐克却在半死不活中走向生命的终点。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逐渐被煽动,他们要求通过“民族自决”决定苏台德地区的归属。
在苏台德地区领导这一自主运动的领头人是康拉德·亨莱因——他是德国“大欧洲计划”的狂热信徒,而德奥合并的消息让他大受鼓舞,遂决定快马加鞭以完成脱离捷克、重归德意志祖国怀抱的进程。
3月6日,维多利亚公主在柏林召见了他,并且命令他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就民族问题提出不可能被接受的要求:“向捷克人要求这么多,以至于使他们无法满足我们。”
4月16日,亨莱因在维多利亚公主的支持下提出了“八项要求”,如要求与捷克政府平等和完全自主,以及赔偿德国人自1918年蒙受的不平等损失。
与此同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到了德国军队正在向德捷边境集结的消息,于是在4月29日进入部分动员状态。作为对捷克斯洛伐克动员令的反应,马肯森元帅发布了详细的、消灭捷克斯洛伐克的作战计划。
法国和英国再次如临大敌,它们纷纷派出外交官到布拉格去,劝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对德国做出让步。
5月24日,捷克政府接受了英法的建议,即将德国居民占百分之50以上的地区交给德国。但是维多利亚公主在5月26日拒绝了这个建议,并坚持要得到整个苏台德地区,于是捷克斯洛伐克进入了总动员。
德国的高级将领和高级官员都认为公主殿下一定是疯了,如果战争真的打起来,上百万训练有素的捷克军队会让德国踏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要求维多利亚公主放弃如此激进的计划,对英法做出妥协,但希特勒、马肯森元帅、福尔贝克上将和曼施坦因等人都支持维多利亚公主的决定。
5月30日,法国内阁召开会议寻求对策,可是最后讨论的结果,还是决定请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来出面调解。
30日晚,张伯伦给希特勒发出加急电报,希望双方通过会面方式“和平解决”苏台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