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德国向波兰宣战的第三天。
克拉维夫斯基是华沙城里的一个普通的擦鞋匠,他每天都要早早起来,背着自己那个被鞋油染得发黑的破工具箱,像这座城市中其他的一百多万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一样,到大街上去谋生活。
他的房东尤金妮娜太太每天早上六点半都能见他离开公寓。因为克拉维夫斯基并不喜欢和邻居们说话,所以对于这个有些内向寡言的人,尤金妮娜太太也没有太过在意,其他房客也对他了解不多。比如有没有结过婚啊、家乡在哪里啊、有没有什么亲人啊,这些事情都没人知道,自然也不可能知道克拉维夫斯基在自己房间的床底下藏着一个存了近6000兹罗提的粗布袋(注)。
三天前的下午,当他在大街上给一位大主顾擦皮鞋的时候,一名报童挥舞着报纸从他们身旁跑过。
“号外号外!德国向我国宣战,英国和法国宣布参战了!”
“小鬼,来份报纸。”他的主顾喊住报童。
“好嘞。”报童脆生生地把一份报纸递给主顾,“两个格罗希。”
主顾付了钱,报童继续自己的生意:“号外号外……”
报童的声音很快淹没在街道的各种噪音中,主顾翻着那张报纸,克拉维夫斯基低着头专心擦着皮鞋。
“哼,这些愚蠢的德国佬。”
主顾极为轻蔑地讥笑着,对着克拉维夫斯基:
“德国佬这是自寻死路,你说呢?”
“是的,先生。”
克拉维夫斯基用力地擦着鞋。
………
三天后,华沙仍然在按照它自己的轨迹运行,就像克拉维夫斯基仍沿着每日走过的大街去做他的活计。
德国和波兰的战争对于普通人似乎没什么影响,虽然偶尔会有几架飞机鬼鬼祟祟地飞来,探头探脑地侦察一番,然后在所有人的目送中扬长而去。人们更多的还是从报纸上了解有关战争的只言片语——至少现在还是这样的。
克拉维夫斯基今天的运气不太好,他已经在街上转悠了近四十分钟,可还是没有顾客要擦鞋。
于是他决定到维斯克洛大街去碰碰运气。
然而就在此时,凄厉的空袭警报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
“华沙到了。”领航员提醒道。
“找到国家宫的确切位置了么?”
长机的指挥官问道。
“是的,方向127,距离4公里。”
于是指挥官下令机队转向。
他的机队由最新入役的He-177和F-190组成,这些是德国空军目前最先进的飞机。而装备这些飞机而交给他的任务,只是来华沙“告诉波兰人谁才是欧洲大陆的最强者”。
华沙的防空火力并不强,虽然地面高炮部队的开火吸引了另一队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注意,但远远不能组成火力网的火力密度使德国人甚至在怀疑,波兰人的防御能力被“雪藏”了。
领航员开始倒数计时,窗外偶尔会看得见地面上的一点火光,那是防空炮开火时的炮口炎。
“鲁道夫,让我们给波兰人送去问候吧。”
被称作鲁道夫的投弹手应了一声,邪笑着按下了弹药舱的开关。
炸弹倾泻而下,连成了一条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