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得罗上士虽然有把握击退几次波军的进攻,但战争还是要讲实力的。所以在部队准备战场防御的同时,他也在向上级——第六伞兵师请求支援。
但是他的上级告诉他,因为运输机都还没回来,所以现在无法给他提供任何支援,他必须用现有兵力坚守阵地至少10个小时。
无法,哈得罗上士只能依靠自己了。他和士兵们一起拿工兵铲挖散兵坑,还用爆破筒炸出两个大坑,把两门重迫击炮埋了进去,上面再用玉米杆和细树枝做成天然伪装物。
下次一定得向师部的装备部提个建议,在三轮摩托后面装个小挖斗。
哈得罗上士一边和战士们拼命挖着战壕,一边满心怨念地腹诽着。
除了伪装战壕和工事,这群伞兵还伐倒了几棵不大的树,堆在了铁轨上,充当临时拒马。
另外两个去打扫波军驻地的士兵也带回来了几箱还未拆箱的弹药,搭配缴获来的十几支波兰步枪,也能凑合着用一阵子。
两端的德军则以无线电台联络,每二十分钟便互相联系一次。
………
梅罗耶维奇上尉一直在催促部队快点儿走,他们顺着铁路线向大桥前进,路上还遇到过几次德军的轰炸机编队。
那些斯图卡完全不废话,一发现他的部队,二话不说就是一通俯冲轰炸,还用机翼上的37毫米机炮扫射,让他的部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如果地面没有展示德国国旗,就一律会被空军识别为敌方的目标。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些不小心丢失了国旗的德国士兵会那么的心急如焚。毕竟,谁也不会想在战场上被友军一颗300公斤重的炸弹送上天吧?
梅罗耶维奇上尉当然不知道这回事,不过就算他知道这回事儿,又能怎么样呢?这里可是波兰,没有德国国旗。
“那里就是图叶哈尼大桥了。”
在爬上一座十几米高的小土丘后,梅罗耶维奇上尉用高倍望远镜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大约五公里之外的图叶哈尼大桥。
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被两点五公里外的德军潜伏观察组发现了。
“看样子,德国人已经做好准备了。”
通过望远镜,梅罗耶维奇能粗略看到桥边有几个地方和之前不一样。他猜,那里大概就是德国人新构筑的工事了吧。
他的部队还剩下两门75毫米榴弹炮可以用,但除了这两门炮,其他的重型武器都已经在德机的空袭中付之一炬了。所以他决定,在德军的射程外用一次“迅疾而猛烈的”炮击摧毁图叶哈尼大桥和德国守军。
然而他的那两门炮,却是法国上个世纪的施耐德小姐,不仅威力和射程不如德国的重型火炮,就连防护也差了一大截。
梅罗耶维奇上尉命令部队在土丘后进行土工作业,架设大炮和挖掘外围工事。
可实际上,他的部队一举一动都在德军的潜伏观察组的监视下,他们立即呼叫哈得罗上士,自己发现了目标。
哈得罗上士让炮兵对着那片山丘顶的开阔地开炮,两门重迫击炮以平均每3到4秒钟一轮的恐怖射速对着波军阵地疯狂地倾泻着炮弹,炸出一个一个的大坑。
正在架设火炮的波军冷不丁遭遇了如此猛烈的火力覆盖,毫无防备之下被炸死炸伤了一大半。
梅罗耶维奇上尉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击给打懵了,但还没等他做出反应,炮击就平息下来,阵地上又重归寂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