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宽容的戈林(第2页)
好在这里足够容纳很多人避难,克拉维夫斯基想也没想就跟着钻了进去。
作为一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他绝对不愿意死在德国鬼子的空袭中。他已经在考虑能不能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逃亡到罗马尼亚去,因为听说有很多像他一样的波兰人,都在往罗马尼亚逃亡的路上。
可是他又听人说,南方的道路已经被德国人切断,现在想到罗马尼亚去的人,都会在半路上被德国大兵开枪打死,这样他又没了铤而走险的胆量。
谁知道路上会不会真的遇到德国军队呢?克拉维夫斯基觉得,自己不能轻易冒这个险。
外面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
通过半开的洞口,克拉维夫斯基等人可以看到,一架架四发的重型轰炸机飞越他们头顶的天空,把一颗颗重磅炸弹和凝固汽油弹扔到华沙的大街小巷里去。
华沙又一次沐浴在冲天大火里。
防空洞里的人们惊恐万状地看着外面的火海,亲眼目睹那些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就这么在顷刻间被付之一炬,在熊熊燃烧之后,再化作一片片灰黑色的废墟。
“妈的,这些可恶的德国佬!”
“他们毁了我们的家!”
这些幸存下来的人们不忍再看外面那些在火海中挣扎的建筑,一些人不禁掩面哭泣。
“波兰绝不灭亡。”
克拉维夫斯基听到旁边有人低声重复着这句话,他回头一看,是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男人。
他扭回头,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波兰?祖国?
不。
我是一个犹太人,不是波兰人。他想。
他的全名是,约瑟夫·亚伯拉罕·克拉维夫斯基,是一名德系犹太人。
虽然他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四十六个寒热,但他始终不认为这里是他的故乡。
开什么玩笑!我的故乡是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是那个亚伯拉罕向往的、“遍地流着奶和蜜”的迦南,怎么可能会是这里?
防空洞里的克拉维夫斯基一脸平静。
天上,德意志的钢铁巨鸟仍然在粗暴地蹂躏着冒着滚滚黑烟的城市。
地上,连救火车也被凝固汽油弹击中,在街道的中间熊熊燃烧着。车窗上挂着消防员还在燃烧的焦尸,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橡胶味儿、柴油味儿和烤肉混合的味道。
街道上被炸出大坑,露出已经歪歪扭扭的自来水管和煤气管,从里面泄露出危险的易燃气体。
发电厂和变电所也被摧毁,这座千疮百孔的城市正在战争中走向终点——德国军队的总进攻,即将开始。
………
(注1:一款亨克尔公司于1931年生产的老式上单翼侦察机,最大升限6000公尺。)
(注2:是德国东部与波兰接壤的一座小城市,注意与黑森州的“美茵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相区别。)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