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刘家小厨房。
墩婆张望了几旬,也不见家丁头目回来,有些待不住。
对朱师傅道,“丁头去打探消息,这半晌都没回来,不如我过去瞧瞧,也好……”
朱师傅垂下的眼中闪过一抹阴霾,“瞧什么瞧,不过竖子小儿,一群田舍汉,丁头怕是又被人打了。你莫过去凑热闹,省得丁头又把气洒咱们头上。”
墩婆听出丈夫的不快,都是替老爷办差的,他们给府里赚的银钱不知凡几,几时轮到个丁汉在头上逼逼,自是眼不见为净。
“郎君,你不是说要改题,怎么还做的是面食。要是隔壁那小儿也做面食,那咱们这轮……”
墩婆立即被眼刀子刮了一记,不吭声儿了。
油烟滚滚,一张饼被放进了滚油中,兹啦啦地浮起一圈细泡,阵阵浓香逸出。周围的小工们面露喜色,啧啧称赞。
“师傅制环饼的手艺,可是超一流的。”
“色若黄金,酥唇化沫。这回咱们一定能赢!”
议论声中,油中的饼胚浮出油面,被特制的竹漏勺捞起,放在一旁的漏筛上,自然风凉。
这时,负责拾薪的小工跑回来,说起小竹林那边伐竹制器的事儿。
“师傅,这是我拾来的废器,您看看,这是做什的?”
朱师傅说是来自帝都的名厨高徒,自谓见多识广,继承了百年传承。众小工眨着星星眼,等着解惑,大长见识。
朱师傅一看那东西,心头就一阵泛嘀咕。
乍一看像是个锅底刷,若真如此简单,对方何须兴师动众,赶这时候做这种寻常物件?!
思索片刻,他轻哼一声,满脸不屑,“竖子小儿,故弄悬虚,不过一个刷把。”
瞪了众人一圈儿,“你们有时间琢磨那些鸡零狗碎的事儿,自己的活计都做完了吗?一个个儿的心眼不正实,这回谁出了差子,谁就滚蛋。”
大师傅的威严一拿出来,本着来学习技艺的小工们个个禁若寒蝉,不敢再闲扯蛋了。
朱师傅拿起那竹制打蛋器的失败品,眉头又紧了紧,眼一闭,将之扔进了灶火堆里,索性眼不见,心不烦,专心作菜。
然而,他抬起头看向竹林那方向,隐约可见绿枝摇曳倒下,砍伐声阵阵,心头烦乱。
很快,环饼炸好,再配以刚挤出的羊奶。
临到要上桌时,小工们闻着香都直流口水,直道没有什么面食能比这羊酥煎出的麻饼更好吃了,配上香醇的羊奶,简直就是至极的美味享受。若不是在刘家这样的高门大户做厨房学工,以他们的家世出生,根本吃不到这样的美味。
“等等。”
朱师傅被隔壁传出的响动弄得有些心烦,丁头一直没回来,他也很好奇对方做了什么稀奇,心里有些没底。
众人不解。
“等他们先上。”
思索半晌,朱师傅决定不抢先占领味觉,当压轴。
他绕着长桌上的一碟碟环饼,转了几圈儿,看得周人都莫名紧张起来,不知到第几圈儿时,一个小工突然从外面窜进来,附耳一言,他神色大开,回头扫视一桌的食材后,拿起一颗香梨,命小工切洗,雕成大小两朵白玉莲花做配。
墩婆一见,大大赞赏,“郎君,此可做金佛灿灿坐玉莲,端得好意镜啊!这次定能赢他们个底朝天儿。”
朱师傅抚了抚肥厚的下巴,也有些自鸣得意。
……
与此同时,杨小米这方也开始摆盘。
当小工准备将两块刚刚烤好的松饼叠上时,杨小米叫了个停,让马小娘子人马车上取来了一个盛满点心的食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