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科洛尼亚之辉(2)启明星(下)(第2页)
走进碉堡,里面的气氛似乎很凝重,所有人都围坐在一张方桌面前盯着一张地图,一言不发。面对着门的人见到我们,忽地抬起头来,下意识的站起身子掏出配枪指着我们。
“不许动!”
而也几乎在一瞬间,剩下的所有人都站起身来拔枪指着我俩,我和拉什迪也乖乖的将双手举过头顶。
“是你们?”
西格弗里德最先开口说话,他很生气,有些气急败坏了,气到甚至将手里的枪狠狠的又放下拍在了桌子上,他知道我们是来支援他的,而他现在也很需要支援,他无计可施。
“我们带了援军,西格弗里德先生,我知道您对我们仍然抱有敌意,但我们真的只是想帮助你,想帮助还拥有自由意志的幸存者。”
“现在不是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的时候。”西格弗里德摇了摇头,“你们根本不清楚这里发生了什么。”
“希尔伯特先生,请问他们是?”站在角落的一个年轻人突然问道。
“啊,友川先生,他们两位就是芸茹女士和拉什迪。”西格弗里德向他解释道,顺便摆了摆手,叫其他人放下武器。
“原来您就是芸茹女士,幸会幸会。”那个男人向我微微鞠了一躬,伸出右手来。
“您就是友川纪夫啊,您的大名我早就听说了,幸会。”接着我又扭过头望着西格弗里德,“所以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情况很简单,该死的史蒂克兰德骗了我们所有人,有一艘名为‘约克公爵’的战列舰完成了改造,他们甚至在上面安装了超时空跃迁装置……那是艘航空战列舰,目标十分明显,但是我们根本无法命中……”
“为什么?”
“因为这艘该死的船每三十秒就可以跃迁一次……虽然跃迁的范围只有不到五海里。”
“另外,两位,还有一点我也许应该向你们说明。”那个叫友川的男人接过话来,“正如你们之前的发现一样,风暴似乎真的可以抵御‘信标’的力量。在南极洲那个机器启动之前,我们就奉命突围了,但是一场洋流把我们硬是吹到了这里,而正如你所见,我们都还清醒着。另外,事实上我们的几乎全部海军力量都已经丧失了……我们的最后一艘航空母舰的战斗机刚刚启航前去拦截对面的轰炸机……但是对面竟然全部是先前的欧洲海军残部,我们已经孤立无援了。”
“可是我们也没有带任何的海军支援。”我决定把实话告诉他们,“你们得和我们回阿拉斯加去。”
“我们哪都不会去!”西格弗里德突然吼出声来,“如果这是命中注定,我会选择在这里战死!”
“希尔伯特先生!您要用什么去和他们战斗啊!”
“你不是把‘企业’带来了吗?它不是正停在海滩上?”
“它都搁浅了!飞机是飞不起来的!”
忽然,炮击声越来越猛烈,声音也越来越近,这一急促的爆炸声比谁的话都更有力量的打断了在场所有人的发言,这是新一轮的炮击,但似乎比上一轮更加猛烈。
“徐进弹幕!炮击快要覆盖这条战线了!”
一行人当中不知道谁提了一句,西格弗里德当即下令撤离碉堡。我们走出战壕,正看见一发炮弹从头顶战舰的舰桥穿了过去,正砸在远处的森林里。
“企业……就是‘企业’号航空母舰吗?”
我呢喃道。
炮击一轮接着一轮的向着海岸纵深,但我们能做的只有望着眼前的一切从,当然,也许还需要阻击登陆的敌人,但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些敌人也曾经是他们的朋友。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些可怕的转变,而这些转变是我曾经都不曾设想过的。终有一天我要拿起武器面对我的故友。
也许我已经经历过了,在克什米尔。
我闭上眼睛。
“芸茹,你快看!”
我忽地又睁开眼睛,拉什迪正指着天上的几道火焰从远处袭来,却又调转向着远海袭去。
“那是什么?”
“巡航导弹?哪来的?”西格弗里德似乎非常意外,他赶忙朝着海岸线跑去,而炮击还未停止。友川倒是立马叫住了他,可西格弗里德也只是迟疑了一下,仍然迎着炮火跑了过去。
“他疯了吗?”
“不管希尔伯特先生怎么了,现在我也只能跟上去了。”
友川似乎也有些不太正常的样子,竟然也重新朝着弹幕区域跑去,倒是让我感到十分诧异。
“我们要不要也跑过去?”
“你也疯了?”
又一发炮弹砸中企业号的甲板,但并没有发生爆炸,看来是一枚哑弹。接着炮击就奇迹般的停止了,毫无征兆。
“炮声停下来了。”
“也许是那几枚导弹的缘故,那艘船可能跃迁走了。”
“每三十秒就可以移动五海里,这个航速恐怕很快就能逃离了。”
“也许没那么快。”
“那现在总可以追上前去看看了吧?”
拉什迪皱了皱眉头,还是点了点头。我便追着前面二人一路飞奔过去。刚刚被炮弹犁了一遍的海岸,除了烟土和废墟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了,而海岸线上,也只剩下西格弗里德和友川两个人的身影,再遥远的,便是落日的余晖与海平面上密密麻麻的黑点。
“你们为什么跑到弹幕区来了?”
“导弹追不上的。”
“什么?”
“导弹的速度不够快……亚音速导弹不可能追上‘约克公爵’的。”
西格弗里德有些绝望的望着眼前的海域,如果他说的没错,那么不管谁发射了导弹,都仍还是无济于事。
不过好在火焰与黑点都远远的消失在天际,至少约克公爵撤退了,给了这里一丝喘息的机会。
“至少约克公爵撤退了。”我说着,朝着西格望了望。
“但愿真的撤退了。”
可还每当西格的话音落下,忽地一艘庞然大物出现在离我们不到半海里的海面上,是约克公爵,这艘巨型战舰骗走了那些导弹,又不惜冒着必定搁浅的可能直接贴在了海岸线上,看样子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这片区域的所有有生力量了。
“这……完完全全就像是一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并排组装在了一起……你们欧洲人的审美都是这么烂的吗?”
我扭过头来望着他,拉什迪在这个情况下还不忘再挖苦一番,倒是有些可疑。
而就在此时,七枚导弹突然又从战舰的头顶飞过——那七枚导弹并没有丧失目标!这群导弹忽地又做了个大的迂回,其中的一枚脱离弹群,飞在了最前面,而那艘战舰又猛地朝空中连着发射了数百枚火箭弹,弹幕正覆盖着那七枚导弹,就在那枚飞在了最前面的导弹被击中后,战舰立马又跃迁到了远离海岸线的地方。
接着,两枚导弹在我们头顶被点燃,尽管没有发生剧烈的爆炸,但迸溅的火星仍然吓了我们一跳,而导弹则掉进水里,再没了动静。
“导航导弹都被击中了……”西格弗里德叹了口气,“这应该是苏联人的巡航导弹,是那个马卡洛夫来了吧?”
可就在此时,剩余的四枚导弹改变了队形,而其中又有一枚猛地加速,冲在了另外三枚之前,直朝着目标袭去。
“看来欧洲人的确没见过世面。”拉什迪却一点也不慌不乱,西格则撇了他一眼,但顿时又表现得有些惊诧。
“弹群引导?”
弹群引导?
“什么是弹群引导啊?”我有些疑惑的看了看西格和拉什迪二人,但他们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于是我又向着那个叫友川的年轻人问了一遍,友川则很客气的回答了我。
“我也只是听说,苏联人很早之前就研发了一种多段制导系统。由七到八枚导弹组成一个导弹群,每个群组会随机选中一枚导弹作为领航弹,用来制导目标。一旦领航弹被击中摧毁,剩下的弹群会立刻重新选择一枚导弹作为领航弹制导。这项技术确保了制导成功的概率。”
“那导弹能追上战舰吗?”
“理论上是可行的。”拉什迪接过话来,“这种巡航导弹的速度大概在0.9马赫左右,一旦低于这个数值,就会利用核裂变动力发动机加速,所以三十秒大概可以飞行九公里多。而战舰跃迁的距离则是不到九公里,所以,理论上是有机会的。”
“在导弹上装备核动力发动机?”西格弗里德的表情似乎有些更加不可思议了。
“也许你们应该庆幸苏联人在当初被心灵部门从背后捅了一刀,否则会发生什么还说不定呢。”
忽地,一朵蘑菇云从地平线上升起,一丝热浪和毁天灭地的爆炸声从远海的四面八方袭来,那是搭载了小型,不,到底搭载了什么当量的多微型的核弹都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新的构型,也许还加了什么别的中子源让利用效率提高了百分之更多,总之,四枚导弹竟输出了近乎上万吨当量的威力。
紧接着,又是数不清的导弹从海底腾空而出朝着远洋袭去,一艘潜艇突然上浮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别担心,其余的导弹都是常规弹头。”马卡洛夫从潜艇舱里爬了出来,站在潜艇上朝我们挥了挥手,原来他所说的准备是去准备海军去了。
“你带了多少人来?”我朝着马卡洛夫问道。
“六艘核潜艇,还有两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护航。”马卡洛夫说着,又喊了一声西格弗里德,“西格先生,希望你也不要把苏联情报部门当白痴,你们这些年在哪里干了些什么我们都一清二楚,我最后再奉劝你一句,还是放弃反攻南极的计划为好。”
“即使你们救了我们一命……我们也不可能加入你们。”西格摇了摇头,不过显然这句话的语气没之前那么严肃了。
“那不如这样,我们来做个交易吧。”拉什迪又瞥了一眼西格,然后又望着海平面远处爆炸的火光说道。
“什么交易……”
“科洛尼亚是一个很好的港口,它靠近南极,而乌拉圭与阿根廷隔河相望将这里围成了天然的避风港,你可以在这里建立你的基地,当然,建立基地是需要很多财力的。”
“你想要什么?”
“我们也许会在阿拉斯加重新建立一座要塞,在那里开垦土地,反正我们拥有能源,我们会出动海军保护海域的安全,我们可以供应你们所修要的一切资源:食物、电力、石油,而你们只需要把你们搁浅的那艘破船交给我,另外还有你们最新的武器,顺便再定时进行学术交流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新科技。仅此就好。”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合作,我们答应你。”
“友川?”
大概西格还没有反应过来,友川就先替他接受了这一交易请求。
“这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他们说的对,我们没有能力反攻南极,甚至没有海军来保卫我们自己。现在的合作对我们所有人都有好处,我们应当在科洛尼亚这里重新建国,这样终有一天我们才能够重新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
“可是……友川……那行吧……”
西格弗里德最终还是答应了拉什迪的要求,我们没有反目,反而最终还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算是缔结了同盟关系,这应该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不过你们得派个人到阿拉斯加去增进感情。”拉什迪又接着说到。
“人质?”
“算了,算了,西格先生,就让我去吧。”
友川拍了拍西格的肩膀,朝着我们点了点头。
“那行吧,既然你们都谈好了,那就上潜艇吧,我会把其余的几艘潜艇部署到这片区域附近,那艘搁浅的船我会想办法拖回去的,关于交易,北方舰队会想办法维护海上航线的安全,一个星期后第一批物资就会抵达,那之后大概每二十四天就会有一批物资被运往这里。”
马卡洛夫朝着我们挥了挥手,我们也跳上了潜艇。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明白”我朝着拉什迪问道,“你要那艘‘企业号’做什么?”
拉什迪望了我一眼,撇了撇嘴,接着对着马卡洛夫说到:“马卡洛夫上将,也许我们的第一艘航空母舰可以起个好听点的名字了。”
“美国人的航空母舰,我不稀罕,不过你要是真的想起名字的话,”马卡洛夫说着摸了摸下巴,“也许‘利维坦’更符合你的口味,前些天还在阿拉斯加时,你对《圣经》总是嗤之以鼻。”
我并没有看过圣经,但是“利维坦级”这个名字兴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想着,我们一行钻进了潜艇。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