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丝路小说网 > MentalOmega > 序幕:十月革命(3)

序幕:十月革命(3)(第1页)

    “先生,要买一份报纸吗?”

    “不,不了,先生,我不识字。”

    马卡洛夫从我身边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那辆马车拦住,将怀里的报纸抽出一份交给马车的车夫,那名车夫勒住马,有些尴尬的挥了挥手。

    “作为报童你的年龄可能有点大,马卡洛夫。”待车夫猛一甩缰绳驶远之后,我才凑上前去,从身后拍了拍马卡洛夫,“你这身衣服看起来可是真的有些突兀。”

    “这哪里突兀了,格子衬衫,背带裤,还有贝雷帽,我觉得这一身装扮挺完美的。”

    马卡洛夫侧了侧身子斜面向我,一边说着说着一边用右手提了提右肩的背带,又拍了拍头顶的灰色贝雷帽。忽地他的身子向前一斜,怀里的报纸也跟着要倾了出来,我连忙伸出右手来扶了一把,这才没让整塌报纸散落出来。

    “我是说,我们两个人装作报童来接头,可不是什么好的计划。”

    “我倒觉得这样没什么,我们总不能真的就像是两名工人代表一样,站在大马路上拦下过路的每一辆马车吧?更何况彼得格勒的警察总是喜欢在晚上出来抓人,他们白天敌不过声势浩大的工人 游 行,晚上就要出来拿落单的撒气了。”

    “那警察局里有我们的同志吗?”

    “警察局里怎么可能会有我们的同志!我就是再厉害也没有那个能耐呀!”

    “可就我们两个现在这个样子,恐怕会更引人注意吧?”

    “那可不一定,你看,又一辆马车!”

    看样子马卡洛夫是有些兴奋的,他倒是丝毫不顾及那些危险,这一点虽然并不是什么可以称赞的,但至少者可以表明他是一名英勇的战士。

    我想,这也许跟他的家庭有关系吧。党内的同志总推选他来与海军接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对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海军少将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便是他的父亲,我们所有人都很尊敬马卡洛夫少将。

    当然,他的儿子也并没有让人们失望,马卡洛夫同志毅然决然的投入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随即便展现了他巨大的才华和能力。凭借着自身家族的人脉,马卡洛夫与军队的关系十分紧密,他在军队里进行了不少红色宣传,感染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决心加入我们布尔什维克,推翻帝国主义暴政。

    “先生,买一份报纸吧!”

    “不了,不了。”

    那名车夫用着有些鄙夷的眼神打量着我与马卡洛夫,这倒让我有些不自在起来。

    “你们是报社的人吗?这么晚了居然还在卖报纸,或者说,这么晚了会有人来买报纸吗?”

    “嗯?”我有些顾虑的望了望马卡洛夫,马卡洛夫也看了看我,点了点头。

    “我们当然是报社的人,今天的报纸可还没卖完呢,要是不能把手上这么一大沓东西处理掉,我们的老板一定不会轻饶我们的。”

    “可我听说,彼得格勒正在搞罢工呢,你们报社的工人就不响应吗?”

    “罢工?罢工可没有钱拿,就没有饭吃呀!”马卡洛夫将递出去的报纸又收了回来,装作有些恼怒的样子,“你们这样的人,当然不会理解我们这些工人同志的苦衷,我不卖你报纸了,你一看就不像是会照顾我们这些穷苦人生存的人。”

    “我为什么会照顾……等等,你刚刚说,‘工人同志’?”

    马车车夫皱了皱眉头,我见事不妙,猛地戳了一下马卡洛夫的后背。马卡洛夫也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但他仍然毫无畏色的回应马车车夫。

    “我看时间也不早了,您这是要准备回家了吧!”

    “不……我是说……我正准备……”

    “我看您还是别耽误我们卖报纸了,我们要赶在宵禁前卖完呢!”

    我扯了扯马卡洛夫身上那件灰白格子衬衫的袖口,马卡洛夫也应该是领会了我的意思,便转过身拉着我走开。我们原本是在奥布霍夫钢铁厂所在的街区化装成报童与伏尔加格勒的同志接头的,不过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奥布霍夫钢铁厂附近是呆不下去了。

    “那个人根本不是车夫,他喜欢把单词的重音提前,这么重的口音我只在莫斯科听过,他恐怕是个‘秘密警察’!”

    “我听出来了,所以才提醒你赶快走,你倒跟他聊起来了。”我抱着报纸,尽可能快的走起来,紧跟在马卡洛夫身后,“工厂所在的街区是呆不下了,这万一要是伏尔加格勒的同志们来了可怎么办?”

    “没事,我们约定好了第二接头地点,还是在杜斯妥耶夫斯基咖啡馆门前,我们去那等着就好了。”

    “可那人要真是警察,钢铁厂附近的街区恐怕都要被设上临时检查点,现在离宵禁可还早着呢,要是他们过了城外的宵禁夜岗,在钢铁厂门口被抓了可就难办了。”

    “不,不会的,托洛茨基同志肯定都和那边强调过了,这种突发情况他们肯定有办法化解,再说,看见设了临时检查点,他们肯定会来第二接头地点的。”

    “那你打算把枪藏在哪?”

    “就藏在咖啡馆吧。”

    我们拐过几个街道,放慢了脚步。

    “咖啡馆?”我摇了摇头,“他们可能运了上千条枪过来,那间咖啡馆的储藏室怎么放得下?难不成你要堆在二楼的大厅里吗?”

    “反正又没有什么人知道,更何况那里早就成了我们的联络处了,我看放在咖啡馆里,万无一失。”

    “但愿这个万无一失,真的可以万无一失。”

    一阵寒风吹过,让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虽然披着风衣,但还是能感受到这一股如尖刀一般刺心的冷。

    “就算是天晴了,到了晚上还是这么冷。”

    “这里可是彼得格勒,雪都还没化完呢!”

    我们来到杜斯妥耶夫斯基咖啡馆门口,我朝着周围望了望,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便舒了一口气。马卡洛夫则是又激情满满,跑去马路上向过往的马车兜售报纸了。

    “卖报纸了,最新的《俄罗斯言论》报!先生,来买一份吧!”

    我跟在马卡洛夫身后,他倒是对谁都很热情,他现在的样子,比起卖报纸倒不如说是在免费分发报纸了。

    咖啡馆虽然在街区最偏僻的一角,但说到底这也曾经是彼得格勒最繁华的街道。大商站、集会、银行、再或是咖啡馆和餐厅都沿街渐次排开,这里是彼得格勒最早在夜里亮起街灯的地方,早在好几十年前,这里也还是最早点亮煤气灯的地方,可那都是过去的繁华了。

    这样的繁华中透露着病态,那些沾着平民鲜血的阴霾在这样的不夜城里被毫无遮掩的曝光出来。这里曾经汇聚着近乎全国最有势力的资本家,歌舞升平,欢笑永不落幕,可我知道这样的欢笑,是用无数的工人用血肉所堆积出来的。

    它本早就该落幕了。

    “小伙子,你是在卖报纸吗?”

    “是的,先生,《俄罗斯言论》报,您要来一份吗?”

    我回过神来,身前忽然多出一个人影,是一个中年人,穿着一身规整的西装,可领带却系得有些不成样子。

    “这期的头条专栏是什么啊?”

    “是高尔基先生的《海燕之歌》,先生,您要来一份吗?”

    “当然,我要买一份,‘海燕之歌’。我们在奥布霍夫钢铁厂门口看见了检查点,我们绕开了警察,但是马车被盯上了,我们的同志正驾驶着它在不停的兜着圈子,但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问题是迟早要出事情的。这报纸怎么卖的?”

    “只要一卢布,先生。我们在工厂门口遭遇了一个马车夫,很可能是‘秘密警察’,我想我们已经被怀疑了。我们得去离这里远一点的地方,就去基督复活教堂门口,你尽快联络上驾驶马车的同志,我们从两边绕过去在那碰头。您会给我一些小费的对吗,先生?”

    “当然,这是五卢布,那事不宜迟赶快出发,不用找了。”

    我十分平静的收下了钱,将报纸交给眼前的这个中年人,他接过报纸便朝着大街的另一边走去。我用左肘怼了怼一旁的马卡洛夫,他在我的身边继续兜售报纸,在我与接头的同志交谈时帮我望风。

    “马车被盯上了,我们得去基督复活教堂。”

    “我听见了,这可有点棘手。”

    马卡洛夫压了压头顶的贝雷帽,抱着报纸四处望了望,随后又扭过头来盯着我的双眼,那副神情让我有些不自在。

    “走,我们走快点,但是不能太快,我们不能被怀疑,就算是路人也不行。”

    他说着便转过了身朝着那名与我们接头的同志对面的方向走去,我托了托怀里的报纸,也跟着他的步伐,一并穿过整个街区。

    离开繁华的商业街,一切都变得格外萧索和冷清,或者说,这里要比大罢工之后的商业街更加萧索和冷清。这里的街灯是暗的,它们不需要被点亮,因为即将就要到宵禁的时间了,到那个时候,像这样的街道上根本连一只猫的影子都不会出现。

    不过好在,这样的家属区里,总还有一丝光亮从各家住宅的窗户里发散出来。并不是谁都会早睡早起,总有些熬夜的人,他们或许是作家,又或许是可怜的工人,他们要在夜里才能发泄自己白天的疑惑、懊悔、愤怒或是麻木。

    “教堂离钢铁厂有一段距离,我想在这里应该就安全了。”

    我们又拐了几个弯,绕到了基督复活教堂门前,教堂已经关了门,可门前的街灯却还亮着,微弱的黄光洒在教堂前漆了黑色的铁围栏上,倒是显现出了一丝说不出来的幽森。

    “他们还没来?”

    “再等等。”

    我让马卡洛夫先别着急,我们抱着报纸,仍旧装作是卖报的报童在照亮教堂门口的这跟电灯下徘徊。这个时间点根本没有人会经过教堂门口,在这样的偏僻的地方,卖报纸的确有点不太合适。

    忽地,从街道远处的黑暗里驶来一辆马车,坐在最前面的是两个中年男子的身影,我朝着那个方向看了看,叫了一声马卡洛夫。

    “看样子他们来了。”

    “就是他们吗?”

    “应该是的。”

    我迎着马车走上前去,马车也停在我的面前。借着昏黄的街灯我看清了这两名车夫的脸,其中一人便是在杜斯妥耶夫斯基咖啡馆前和我街头的中年男人,只不过此时他已经换了一身衣服,气质和之前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

    “你们是从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来的同志吗?”那两名同志随即跳下马车,我连忙侧身上去握住缰绳,“没有人再追上来吧?”

    “没有人再追上来了,您就是奥布霍夫钢铁厂派来的接线人吧?您可以叫我勃列日涅夫,同志。”

    “勃列日涅夫同志,你好。我是奥布霍夫钢铁厂党支部书记,您可以叫我库克夫,这位是我们彼得格勒方面和海军的联络员马卡洛夫同志,这几次的暴动多亏他的帮忙。”

    “啊,马卡洛夫同志,很高兴认识你。”

    马卡洛夫跟在我的身后,见到对面的同志伸出手来,也很热情的握手欢迎,要不是因为怀里还有一塌报纸,他可能就要上去拥抱了。

    “你们送了什么过来?”

    “枪,整整一千条,还有子 弹,但只有五万发。”

    “这应该足够了,我们可以让参加过二月暴动的老同志拿枪,还没有碰过这家伙的,就还是先别发给他们了。”马卡洛夫接过话来,“目前最紧要的是把这些东西藏起来,我们本来是要藏在奥布霍夫钢铁厂的仓库里的,不过看现在这个样子是不太可能了。”

    “那我们要送到哪里去呢?”

    “杜斯妥耶夫斯基咖啡馆,把枪和子 弹都堆在二楼,那里很安全。”

    马卡洛夫将手中的报纸放在路边上,从我手里拿走报纸也丢在一旁,然后接过缰绳来,朝着周围望了望。

    “我们最好现在就走,但是我们得换一下衣服,这样子太显眼了,你们也是。”

    “当然,马卡洛夫同志,我们有待备用的衣服来,您也可以换上干农活时候穿着的长靴和麻布大衣,那样不会引起注意,也比您现在这一身更暖和。”

    “对,我这一身衣服是太单薄了,可我并没有觉得多冷。”马卡洛夫想了想,又看了我一眼,接着说道,“我们拉着马车到教堂的背后去吧,我们换好衣服,然后赶快离开,现在离宵禁的时间也没有多久了。”

    我点了点头,另外两名同志也表示赞同。可就在这时,忽然一束光亮从远处向我们射了过来,那是远光灯,是警察。

    “警察?”

    “从车尾那个方向来的,大家别动,我们想办法骗过去。”我嘀咕了几句,让马卡洛夫告诉另外两名同志稍安勿躁。

    “那边的四个人,你们在干嘛!”

    “报告老爷,我们两个是卖报纸的,他们两个是要买我们的报纸。”

    我转过身,指了指我们四个人,随后便将双手放在头顶,半蹲着向他们走去,那是一队警察,大概有六七个人的样子。

    “站着别动!别过来,等我们过去!”

    “是,是,老爷。”

    我朝着他们苦笑着,嘴巴里则“呲呲”了两声,背对着我的马卡洛夫随即发出声音回应了我,接着他便用细小的只有我们四个人能察觉的声音向另外两名同志传达信息。

    “不要开枪,让他去解决。”

    可我分明听到了枪栓被拉动的那清晰的金属摩擦声。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凡卡,老爷。”

    “你是报童?”

    “是的。”

    “你有报社的工作证吗?”

    “当然,当然有,老爷您稍安勿躁,我给您找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至尊败类 重生之都市霸主 冷帝独宠小贪妻 龙潜南溪 囧囧少女穿越:抗旨王妃 全职高手之夜色 妈咪她看爹地不太爽 太一剑道 明渣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