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面具人(1)
三一堂坐落在凉州城最热闹的洪熙大街,在凉州,乃至整个河西都声名远扬,虽然规模不算大,可架不住容似长得俊,不对,是医术高超,加之大唐本就民风开放,西北地区受胡人影响,在男女大防上更是开明,当真成了凉州城大姑娘小媳妇瞧病的不二之选。
没开张的这几日,时不时有人赶着上门送温暖,今天半篮子鸡蛋,明日两斤羊肉,挂在门口的药篓里除了没装过药,基本什么都装过。
照顾了容似几日,顾琳琅终于不堪其扰,愤然唤来了司音。
回到节度使府,顾琳琅照旧溜墙根回了偏院,被锦心伺候着舒舒服服沐浴更衣,饱餐一顿后,正预备趁着午后大好时光补个眠,突然想起来——有个人情没有还!
之前对于此事就这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直有些耿耿于怀,可容似说得对,傅璟宁才上任,尚未在凉州站稳脚跟,此次肯两眼一抹黑走这一趟刺史府已是天大的恩了。
有仇必报,有恩必还,此乃顾琳琅行走江湖人生信条之二。
谁料傅璟宁却并不在府内,为表诚意,顾琳琅决定等上一等。
这一等,便等了小半日,直至夕阳西斜,顾琳琅已靠着墙根打了好几个盹,上官炽方神色慌张地回了府。
“上官大人,”顾琳琅忙起身,“傅大人呢?”
上官炽犹豫再三,还是如实告知了顾琳琅:“大人他……失踪了。”
“失踪?”顾琳琅心下一惊,“什么时候的事?”
上官炽叹了口气:“三日前收到消息说瓜州行营将士暴乱,傅大人与都虞侯,还有赵司马率军前去镇压,今日却只赵司马一人返回凉州,才知瓜州暴乱纯属子虚乌有,更离奇的是,瓜州还有一个赵司马!”
“还有一个赵司马?”顾琳琅一脸惊诧。
“没错,赵司马把从旁人口中听到的支离破碎的消息拼凑起来,大致推理出整件事情的始末,假的赵司马应是与其同伙配合演了一出苦肉计,将傅大人一路引到了突厥。”
“突厥?”顾琳琅倒吸一口凉气,瓜州靠近大唐与突厥的边界,突厥最强大的几个部落皆盘踞在那一带。
“瓜州地理位置特殊,驻军数量庞大,那些颇具规模的突厥部落这些年接连吃败仗,反而不敢轻举妄动,”上官炽似是猜出顾琳琅心中所想,“瓜州的赵司马竟能以假乱真骗过傅大人,令我想起突厥一个特殊的部落,阿乞儿,翻译过来便是,面具人。”
“面具人?戴面具的人?”顾琳琅越听越糊涂。
“是,也不是,这个部落不大,却精通一种上古秘术——易容术。”
“易容术……”顾琳琅若有所思道,“似是在古籍看到过相关的记载,可现实中却从未见过。”
“我之前也只是听人说过,阿乞儿部落只数百人,却在弱肉强食的突厥独立了近百年,归根结底是因为边防军中的一员大将——吴哲。”
这个名字,顾琳琅再熟悉不过,赫然列在她当初默出来的那份胡人名单之上。
上官炽继续道:“吴哲将军出自阿乞儿部落,家中四代都曾在边防军中任职,可他的父亲却与哥舒翰大人素有过节,所以这次,是最先被傅大人逐出边防军、赶回突厥的几名胡人将官之一。”
顾琳琅终于大致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吴哲被驱逐,阿乞儿部落失去了这立近百年的保护伞,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利用易容术假扮赵司马,将傅璟宁骗到了突厥。
“那为何不派兵前去营救?”
“怎么没救?都虞侯亲率三百精兵,折损近半,沈大人自己也身负重伤!”上官炽又重重地叹了口气,“阿乞儿部落建在山坳,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名曰一线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吴哲走的时候带了二十多亲兵,这些人又最擅使些机关诈术,便是千军万马也很难攻进去,更重要的是,在突厥境内大规模举兵,实在是后患无穷!”
顾琳琅越听越心惊:“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
“所以我这才回来取信物,派人前去鄯州,求助哥舒翰大人!”
上官炽终于想起原本的目的,懊恼地拍了拍脑袋,匆匆朝主院去了,再出来的时候,顾琳琅已不见了踪影。
区区一个数百人的小部落,竟胆敢挟持一方节度使,若说背后无人指使,顾琳琅是决计不会相信的,前面两任节度使亦是如此,都是最初简单粗暴的行刺失败后,才命她从旁协助另辟蹊径,或借刀杀人,或行诬蔑之事。
顾琳琅换上男装,手脚利落地收拾了几件轻便的胡服,又接过锦心备下的干粮水囊,到马厩选了匹好马,先绕道去了三一堂。
果不其然,容似与司音对顾琳琅欲打算只身闯突厥的行径强烈反对。
“要去也是我去!”看着顾琳琅风卷残云地将自己压箱底的宝贝清了个空,容似跟在后面苦口婆心,“突厥是什么地方?龙潭虎穴!你一个小姑娘家……”
“你会突厥语?”
容似一怔。
“你身体养好了?”
容似咽了咽唾沫。
“你随机应变能力有我强?”